报告题目:基于分子设计的锕系元素分离
报告人:石伟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8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广州国际校区C3-c204
邀请人:曹艳
邀请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内容摘要:
锕系元素分离是乏燃料后处理的核心任务,对于核资源的回收和再循环至关重要。传统锕系元素的萃取分离一般基于特异性有机萃取剂,通过这些萃取剂对目标锕系金属离子选择性的络合实现其在金属离子混合物中的高效分离。然而,目前的溶剂萃取方法都是利用配体与单个或少量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简单络合物,分离选择性主要依赖与配体结构的预组织程度和软/硬络合原子与目标离子的络合作用。在本工作中,我们在多年锕系配位超分子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采用配位组装纳米团簇作为萃合物种态的锕系元素分离新范式(actinide nano-extraction),即使用大环邻苯三酚[4]芳烃作为萃取剂,在水相/有机相界面捕获螯合铀酰离子,并原位组装形成铀酰配位纳米笼,实现铀酰离子的高效萃取分离。研究表明,每个配位纳米笼是由6个邻苯三酚[4]芳烃大环和24个铀酰离子组装而成,多种组分在组装过程中具有多价协同效应(multivalent cooperativity),可以实现铀酰离子的高选择性和高效性。这一基于配位组装纳米团簇萃合物的锕系分离新思路是超分子组装理念在放射化学和核素分离领域的重要应用。
个人简介:
石伟群,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核燃料循环与核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1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核燃料循环化学相关基础研究,在JACS、Angew.Chem、Chem.、CCS Chem.、Nat.Commun、Adv.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 论文400余篇,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和引用,文章总引两万余次,H因子71 (Google Scholar),2020-2024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核科学技术)。分别担任期刊《Supramolecular Materials》副主编,《Industrial Chemistry&Material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Journal of Nuclear Fuel Cycle and Wast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Nuclear Reactor Design and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编委与国际顾问编委,中文期刊《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动力》编委。现为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锕系物理与化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