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的制备与界面调控
学术通知
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的制备与界面调控
发布时间:2024-06-08        浏览次数:41

报告题目: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的制备与界面调控

报告人:彭海琳(北京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616日(星期日)下午15:00-16:00

报告地点:国际校区C3c204会议室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邀请人:韩宇教授 

报告摘要:

  高迁移率二维材料展示出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和力学性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报告将介绍新型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石墨烯、铋基材料Bi2O2Se)的精准合成、规模化制备与关键界面结构调控方面的进展: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精准快速合成和规模化制备,研制了石墨烯连续生长和4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生长装备,构筑了高性能石墨烯/硅光通信器件,开发了石墨烯透射电镜载网及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高分辨冷冻电镜成像表征;率先开发了全新超高迁移率二维铋基半导体材料Bi2O2Se及其原生高κ栅介电材料Bi2SeO5,实现了晶圆级二维半导体单晶制备和表界面调控,构筑了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逻辑器件、量子霍尔器件及首例外延高κ栅介质集成型二维鳍式晶体管。 

报告人简介:

  彭海琳,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学士(2000年)、北京大学博士(2005年),斯坦福大学博士后(2005~2009年),2009年到北京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物理化学研究,在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石墨烯、二维铋基材料等)的精准合成、界面调控、制备装备研制和器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已发表论文260余篇(含ScienceNature及子刊30余篇),撰写中文专著两部,授权专利70余项。曾获Small Young Innovator Award、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兼)。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2号楼 邮编:510640

201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