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纳米分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人:任斌 教授(厦门大学)
邀请人:软物质研究院
报告时间:2019年1月2日下午16:00
报告地点:软物质研究院324报告厅(北区科技园2号楼)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2018年12月27日
报告内容: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和单分子水平的检测灵敏度,并且能够同时提供表面形貌和化学指纹信息,是一极具前景的纳米表征技术。该报告将先介绍TERS基本原理,研究现状,然后介绍我们在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1)发展了基于AFM的 TERS技术,研究薄层二硫化钼(MoS2)的不同1D缺陷和不同缺陷的拉曼光谱特征,利用电化学TERS原位研究了具有析氢活性的边缘位在电化学析氢过程中的演变;(2)采用基于STM的TERS技术对Pd/Au(111)和Pt/Au(111)双金属模型催化剂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电子性质的拉曼成像;(3)采用基于STM的电化学TERS技术研究了电化学表界面分子结构变化并从纳米尺度原位研究表面等离激元和电位的协同效应。
报告人简介:
任斌教授,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教授(2004)。任斌教授以发展仪器方法为研究特色,主要从事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以及纳米和光谱电化学新方法发展、仪器研制及其在表、界面过程及细胞生物体系的应用研究。获得包括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科学仪器基础专项以及科技部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基金项目的资助。迄今已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他引14000余次,h-index 62。2002-2003年受洪堡基金(AvH)资助在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从事科研合作,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化学会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