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通知

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基于固液特征尺度匹配理论的仿生设计及能源利用

报告题目:基于固液特征尺度匹配理论的仿生设计及能源利用

人:王钻开(香港理工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68日(星期六)下午15:0016:00

报告地点:五山科技园2号楼324报告厅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报告摘要:

  表界面是工程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窗口。自1804年托马斯·杨建立固液界面浸润理论至今,表界面领域一直是工程热物理、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关注焦点。特别是近20年,表界面科学引领了诸多前沿工程应用的发展,如高效自清洁、减阻、水能收集和散热等。这些工程应用背后的共性核心是表面流体流动和能量转换。然而,受经典表界面理论的制约,目前流体的输运和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在复杂的多相环境下,这一挑战尤为显著;此外,流体和外界环境的能量交互效率低下,限制了其潜热和动能的高效利用。

  本报告将聚焦这些挑战,阐述基于固液特征尺度匹配的表面设计理论。该理论通过经典表界面科学和仿生智慧的巧妙融合,突破了经典理论框架,充分实现了流体高效流动以及能量转换。在科学上,该理论回答了三个科学难题,丰富了表界面的基础框架;在工程上,实现了流体动能以及潜热的高效利用,拓展了表界面在能源收集、相变传热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基于该理论设计的类晶体管发电机,显著提升了能量转化率,开创了离散式水能收集新范式;基于该理论的三维异质设计,抑制了百年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实现了千度以上表面的高效散热。

 

报告人简介:

  王钻开,香港理工大学仿生工程Kuok Group冠名教授,机械工程学院讲座教授,仿生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协理副校长(研究与创新)。长期从事表界面领域研究,通过仿生理念与经典表界面理论巧妙融合,在界面流动与能量转化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应用取得系统创新性突破。

  研究成果获国内外广泛关注与认可,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荣获国际热科学纪念奖Nukiyama Memorial Award (2024)、德国跨界基金会科学突破奖(2023)、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学者(2023)、香港研究资助局高级研究员(2022)、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2)、青山科技奖(2021)、科学探索奖(2020)等重要国内外奖项。此外,担任 Wiley 出版社期刊《Droplet》的执行主编。研究团队成员多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支持并获得多项荣誉,包括MRS研究生金奖(2016)和银奖(20152021)、上银博士论文奖(20162019,优秀奖;2021,银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201520192022),第八届香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2022),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及评审团嘉许奖(2022)。

 


2023©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