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通知
报告题目:结晶高分子力学行为的微观机理
报告人:门永锋教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邀请人:软物质研究院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6日 下午14:30
报告地点:软物质研究院(华工北区科技园2号楼)324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2019年11月19日
报告摘要:
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是结晶性的,且大部分用作结构材料,在外力场存在的条件下服役,因此,理解结晶高分子力学形变机理对高分子制品安全服役至关重要。本报告主要介绍我们对结晶高分子微观结构的模型化处理及其在理解力学行为方面的应用。通常的结晶高分子材料可以看成是由相互咬合的结晶相组成的硬骨架及缠结的非晶软网络构成的互穿网络结构。这一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结晶高分子拉伸形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包括:体系的临界应变行为、塑性变形、空洞化等。本报告详细讨论结晶高分子材料拉伸形变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变路径,阐述决定屈服、微纤化、及应力发白等行为的微观结构起因。
报告人简介:
门永锋,男,1973年出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1998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高分子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德国弗赖堡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德国BASF公司高分子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和Physicist,2005年初辞职回国应聘中科院百人计划,在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门永锋研究员一直聚焦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领域,应用散射技术(X射线、中子)在高分子结晶、结晶高分子力学松弛、形变破坏机理等方面做出系列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及重点项目、跨国化工巨头合作项目等。现任上海光源超小角散射线站专家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会(IUPAC)商用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东亚会议主席、上海光源(SSRF)用户委员会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同步辐射(BSRF)用户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英先进材料研究所(AMRI)核心理事会成员、期刊Macromolecules 和 Polymer Crystallization顾问编委等学术职务。入选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中组部2015年度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资助,享受2018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