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生命的最深处相遇
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欧文·亚隆(Irvin·D·Yalom)
这个世界,最近又最远的距离,大约就是我和你,我既渴望与你亲近,我又害怕太近而被你伤害,所以,我们就这样又近又远地彼此擦肩。
你是否常常觉得与亲密的人相处非常困难,无法顺畅沟通,无法被理解和接纳?
你是否常常感觉在人群中格格不入,想融入群体又不知如何做起?
你是否常常在意他人的态度,想得到更多的肯定又为此而烦恼?
你是否希望自己能更加自信,更加自如的处理同他人的关系?
当你我围坐在一个神奇的圆
互不相识,但都怀揣着困扰与期待
没有预设的主题
没有发言的顺序
带着对彼此和自己的好奇、不安、焦虑
坐在這個圓圈中
人们在这里,可以:
观察、了解自己在人际中的行为方式
理解他人的行为、想法、感受
体验并真诚公开地表达出人际中的各种感受
接受并提供支持
学习、尝试新的人际行为
获得新的人际体验
将收获运用于生活,工作中
有力量去面对内心的孤独、焦虑、忧郁、恐惧
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互助、满意、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关于成长】
生命的定律就是这样,即使如此冷酷但也如此公正,一个人必须要成长,否则就会为仍在原地打转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Norman Mailer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人际关系模式,无论你意识到或者尚未意识到。曾经这个模式担当了保护、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直到某一天你发现你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你和他人的关系“卡”在了某个位置,阻碍了你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自己总是觉得很孤独,但是又很难与其他人走近
面对关系中的冲突,你总是很困惑和迷茫,不知该怎么办
你总是遭致父母的否定,即便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你想要有几个贴心朋友,但是总是很难让对方走进自己的心
你总是很真诚对待别人,但总是遭致他人的误解,甚至被出卖
在亲密关系中,你总是得不到结果,不是放弃对方,就是被对方抛弃。
亲密关系中的你们总是争吵,努力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你知道彼此都是“好人”,但是关系却很难更进一步的亲近。
你总是很认真很努力,但是总是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
你对于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不满意,但是你却说不清楚具体的内容.....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才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经验和事实。
——Fairbairn
人类需要人际关系。对于所有的人来说,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人际互动当中形成的,并且继续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曾经,担负着促进与他人交流,保护个体减少遭受伤害的人际关系模式,随着逐渐长大以及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模式并未相应发展和调整,就会出现阻碍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情景。
【人际关系模式的重要性】
是人使人们生病,也是人使这些人的病好起来。
——Harry Stack Sullivan
人际关系团体,通过在团体呈现真实的人际关系,借由组员间互动能力的改变,协助彼此修改产生困扰的人格以及人际互动的方式,进而学习和掌握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团体成长小组活动作用】
运用心理动力学组织和带领团体,帮助团体成员实现
促进成员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和谐自我;
提升自己对人际关系更为敏锐的察觉力,且更能表达自己的深层需要、理解他人的需要,更能够和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重现自身的存在感,获得心理与现实的整合,能够探索内在资源,发现并提升更多内在力量;
帮助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做好自己的心理和现实角色;
更能够积极面对未来、承受压力与挫折、接受新的观念与经验,提高内心的舒适感和统一协调感等。
【团体成长形式】
互动式、体验式、成长式、封闭式、保密性的团体,它具有支持性、成长性和治疗性。
【团体成长小组适合人群】
对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感兴趣,希望减轻压力,获得心灵成长的同学;特别适合有孤独感、无意义感及人际关系困扰的人群;
【团体带领者】
【简介】吴文丽,女,博士,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州市哲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等,在《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特殊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领域】 长期致力于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网络成瘾、情绪心理、生命教育。擅长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网络成瘾等问题的辅导与咨询。
【简介】巢惠珍,女,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咨询经验,长期致力于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情绪与压力管理等临床心理咨询的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长期接受美国督导与培训精神分析师(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会员)的分析与督导。
【擅长领域】 擅长人际关系、情绪与压力管理等问题的辅导与咨询,擅长心理健康、团队建设相关课程与讲座。
招募信息:
【团体成长小组时间】 第六周至第十五周,周二下午2:45-4:15
【团体成长小组地点】 海丽文体中心三楼326
【团体成长小组人数】 8-12人,性别不限。报名后经访谈选择合适的成员加入。访谈时间地点另外通知。
报名方式:2018年3月23日前发送简历至邮箱hzhchao@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