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助

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09-08浏览次数:694

    1.现在的教师为什么缺少快乐?经常看到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碰到一起,先要相互倾诉自己的“苦衷”,像工作如何紧张,家长如何“难对付”等。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人们期望他们总是衣着朴素、笑容可掬、全心投入、别无他求……    2.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这一职业特点,以及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来就容易使教师处于压力的包围中,从而造成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现代各类不同的职业中,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而教师肩上所负载的使命,又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之命运,教师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会以一种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青少年造成深刻的影响,其影响面得 深度和广度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此外,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关系到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心理素质是教师获得快乐的关键
    一个目标达成,一个更高的目标又在向我们招手,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那个目标可能无法达成。很多人就是在压力与成功架起的钢索上漫步而不自知。教师应了解自己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不能一味强调专业的自主性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将社会需求与自身的幸福与快乐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3.热爱自己的事业,认清职业的魅力。一个人如果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他首先应当对教师职业有清晰的认识,教师职业所需要的是奉献精神、任劳任怨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丰富的知识和教育育人的实际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时一事的,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以教师为业的人应该抱有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态度,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从事加以工作的兴趣和能力,奇偶关心爱护学生的热情,并掌握鼓励学生向上的恰当方法。倘若只是把教师当作“混碗饭吃”的手段,就是对社会、对国家、对学生甚至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社会尊重我们,我们就应值得尊重;社会羡慕我们,我们就应值得羡慕”。这是作为社会劳动者的每一位教师应当深深牢记的。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工作所凭借的资源和手段。教师群体和个体的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显示专业水平的根本因素。
     只有当一个人享受自己的工作时,他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自我的价值。当一个人不能享受自己的工作,又整天抱怨工作的无聊与烦琐,长期发展下去,工作效率降低,人格也可能会变得扭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能够享受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乐趣,这才是求知者的最高境界。
 
    教师健康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性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也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被确定为教育的着力点。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必须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因为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影响和塑造学生的心灵,这首先要求教师能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表率和示范作用。教师心灵的缺憾无疑会带来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五、健康的教师心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
    许多人机械套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片面强调生理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制约性,而忽视了心理问题的相对独立性和它对生理因素的巨大影响力。生理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脑功能的调节和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使人在严重的病魔袭击下,排除烦恼忧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当代科学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的不少生理疾病,实质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
     因此,教师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