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入学教育现场
今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2018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成为校区首届学生。为使新生尽快融入适应华园新生活,自9月11日起,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分别邀请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杜如虚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均教授为新生举办三场入学教育讲座。
陶韶菁副书记讲述华工历史文化,王云昀摄
陶韶菁副书记以《治学境界与人生格调》为题,用丰富的资料、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校园文化和未来发展规划,并寄语新生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中坚持创新,在变和不变的交融中坚守温暖,在个人情怀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中坚定担当。
杜如虚教授作报告
在入学教育第二讲中,杜如虚教授以《中美制造工业的比较与思考》为题,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制造工业的发展情况,通过权威数据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制造工业的现状。他表示未来制造工业大有可为,希望各位新生要志存高远,把精力投入于国于民于己有益的学习中去。
王均教授作报告
王均教授则以《生物医学:创造美好生活》为题为广州国际校区新生作了第三场讲座。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对科研大世界以及交叉学科的未来提出了个人见解及建议,并以三则学术丑闻为例告诫各位新生,做科研要先学会做人,做人是做科研的基础,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学品。
新生认真听讲、与主讲嘉宾互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次讲座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不仅仅是专业的思考,更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三场内容丰富的讲座让各位新生了解了学校的历史文化,也明白了科研、学习和人生过程中的面临的问题和应对之策。
除三场入学教育讲座外,各学院、研究院还面向本院研究生新生进行了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和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入学教育。据了解,广州国际校区还将继续组织其他入学教育活动。
(图文/广州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