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工程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人员

杨易

杨 易

男,1975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Email: ctyangyi@scut.edu.cn    Tel: 020-87113690

人员简介

杨易,男,1975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020-87113690
E-mial: ctyangyi@scut.edu.cn

教育经历:
  1994年9月-1998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学学士;
  1998年9月-2001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工学硕士;
  2001年3月-2004年8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4年-200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工程师
  2008年-201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8年-201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
  2011年-201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研究员
  2006年5月-2006年7月,东京工艺大学APEC风灾减灾中心,COE短期研究员
  2011年5月-2012年5月,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后。
  2012年12月-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员

学术兼职: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计算风工程
       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
  风致雪漂移及大跨屋盖结构雪荷载模拟与评估
       结构风工程及建筑风环境

科研和工程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现场实测的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优化设计和精细化评估研究(主持,批准号:52178480,项目起止年月2022年1月-2025年12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和风压联合作用的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主持,批准号51478194;起至年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跨屋盖结构风致雪漂移的模拟研究(主持,批准号51178441;起至年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计算风工程中模拟平衡大气边界层的理论与数学模型研究(主持,批准号50708014;起至年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超高层建筑边界层风场的激光雷达实测和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主持,批准号2022A1515010350;起至年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

  6、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大涡模拟湍流生成新方法及超高层建筑气动优化措施研究(主持,批准号2017KB14;起至年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平衡态大气边界层风场环境的模拟与参数化研究(主持,起至年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

  8、主持“复地武汉汉正街”、“武汉世茂锦绣长江”等40多项重大建设工程的风工程、烟囱效应、雪荷载等横向项目的研究和工程咨询。

学术论著:
  参编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
  参编广东省《建筑风环境测试与评价标准》

荣誉奖励: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5/12,2012年)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排名3/10,2008年)

代表性论文:
  在《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WEIA》、《Wind and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同济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索引20多篇。在解决计算风工程领域一基础性难题上取得国际瞩目的成果,2篇代表性论文入选风工程国际权威期刊JWEIA“5年间最多被引用论文”的第1名和第17名。

[1] Yi Yang, Ming Gu*, Suqin Chen and Xinyang Jin, New in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modeling the neutral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s i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97(2), 88-95, 2009. (2014列该刊近5年最多引用前25篇论文的第1名

[2] Yi Yang, Yong Quan, Xinyang Jin, Yukio Tamura, Ming Gu*, Influences of equilibrium 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and turbulence parameter on wind loads of low-rise building,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96, 2080-2092, 2008. .( 2013列该刊近5年最多引用前25篇论文的第17名)

[3] Yuanlin Yu, Yi Yang*, Zhuangning Xie, A new inflow turbulence generator for large eddy simulation evaluation of wind effects on a standard high-rise building,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38, 300-313, 2018.

[4] Yi Yang*, Zhuangning Xie and Ming Gu, Consistent in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modelling the neutral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for the SST k-ω model, Wind and Structures, 24(5),465-480, 2017.

[5] Yang Yi, Xie Zhuangning, Tse Tim K. T, Jin Xinyang, Gu Ming. Verification of a tree canopy model and an example of its application in wind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Wind and Structur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5), 409-421, 2012.

[6] 杨易,麻福贤,谭健成,谢壮宁*,赛格大厦振动事件中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实测与分析,建筑结构学报,42(10),122-129, 2021. 

[7] 罗凯文、杨易*、谢壮宁,基于k-epsilon模型模拟平衡态大气边界层的比较研究,工程力学,35(02),21-29,2018.(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20年度F5000论文

[8] 杨易,金新阳,顾明,陈素琴,风工程数值模拟中平衡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与应用,土木工程学报,40(2), 9-13,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