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壮宁
谢壮宁
男,1963年10月生,广东揭阳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znxie@scut.edu.cn Tel: 020-87110262
研究方向: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跨屋盖结构、高耸结构等)抗风设计方法研究;
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屋盖结构风压及风致振动现场实测研究;
建筑结构风环境研究。
教育工作经历:
2009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2009年 汕头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副研究员、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1994年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4年 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7年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4年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空气动力学测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
《振动工程学报》编委
《建筑结构学报》编委
科研及工程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作为第2负责人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一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项目5项。具体如下:
1、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实测和风洞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51278204
2、500m以上级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几个关键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078146
3、典型低矮房屋风荷载和近地风特性的实测及风洞试验研究,项目批准号:50778108
4、四百米以上级超高层建筑的气弹效应和气动控制措施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5、超高层建筑风荷载、风致效应及其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重点项目,唯一参加单位负责人
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沿海地区村镇抗风技术研究与示范”,参加单位负责人
7、群体超高层建筑干扰效应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8118
8、主持完成的广州西塔、深圳京基大厦、天津高银117大楼(这3栋超高层建筑为首次使用国内风洞试验数据作为设计依据的高度超过400m的超高层建筑)以及天津周大福滨海中心等100多项大型工程的抗风研究。
9、受邀参加深圳平安大厦、广州东塔、武汉中心、北京中国尊、天津周大福滨海中心(早期方案)、长沙远大天空之城(前后3次)、东莞国贸中心、苏州中南中心(2013.8、2014.1)、长沙世茂广场等超高层建筑风工程研究专题的专家评审工作。
学术论著:
参与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的编制工作
荣誉奖励:
2006年 博士论文获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代表性论文:
在国内外核心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9篇,其中代表性论文如下:
[1] Z.N. Xie, M. Gu. Mean Interference effects among Tall Building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4, 26:1173-1183
[2] Z.N. Xie, M. Gu. Simplified evaluation of wind-induced interference effects among three tall building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7,95(1):31-52(2012列该刊近5年最多引用前25篇论文的第10名)
[3] Z.N. Xie, M. Gu. A correlation-based analysis on wind-induced interference effects between two tall buildings. Wind & Structur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8(3): 163-178
[4] Z.N. Xie, M. Gu. Across-wind dynamic response of high-rise building under wind action with interference effects from one and two tall building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09,18:37-57.
[5] J.Y. Fu, Q.S. Li, Z.N. Xie. Prediction of wind loads on a large flat roof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6, 28(1): 153-161
[6] M. Gu, Z. N. Xie, P. Huang. Along-wind dynamic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tall building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8(6): 623-635
[7] Fu J Y,Xie Z N, Li Q S.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on Long-Span Roof Structur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8, 134(7): 1115-1128
[8] To, Alex P.;Lam, K. M.; Wong, S. Y.;Xie, Z. N. Effect of a through-building gap on wind-induced loading 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a tall building.Wind and Structures, 2012,15(6):531-553
[9] J.Y. Fu, Q.S. Li, Z.N. Xie. Wind effects on a large cantilevered flat roof: loa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 of reduction. Wind and Structur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8 (5): 357-372.
[10] Yang Yi, Xie Zhuangning, Tse Tim K. T, Jin Xinyang, Gu Ming. Verification of a tree canopy model and an example of its application in wind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Wind and Structur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15(5):409-421
[11] M. Gu,Z.N. Xie.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Tall Buildings under Wind Action. Acta Mechanica Sinica,2011,27(5):687-696
[12] 谢壮宁,倪振华,石碧青..大跨屋盖风荷载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1,22 (2):23-28
[13] 傅继阳,谢壮宁,倪振华..大跨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建筑结构学报,2002,23(1):62-67
[14] 谢壮宁,石碧青,倪振华..尾流受扰下复杂断面建筑物的风压分布特性.建筑结构学报,2002,23(4):27-31
[15]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不同断面宽度群体高层建筑的动力干扰效应,第1部分 顺风向响应.建筑结构学报,2003,24(4):8-16
[16]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不同断面宽度群体高层建筑的动力干扰效应,第2部分 横风向响应.建筑结构学报,2003,24(5): 50-57
[17] 徐安,谢壮宁, 葛建斌,倪振华..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层风荷载谱数学模型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4,25(4): 118-123
[18] 洪海波,谢壮宁,顾明.高湍流度下超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响应特性.建筑结构学报,2006,27(6): 94-100
[19] 谢壮宁,倪振华,石碧青.大跨度屋盖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建筑结构学报,2007,28(1): 113-118
[20] 谢壮宁,洪海波,李神云.超高层建筑间的干扰效应:建筑外形的影响及干扰因子分布的相关特征.建筑结构学报,2008,29(2):13-18
[21] 谢壮宁,方小丹,倪振华.广州西塔的风效应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9,30(1): 107-114
[22] 谢壮宁,石碧青,倪振华,杜平.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气动抗风措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31(10):1-7
[23] 谢壮宁,李佳.强风作用下楔形外形超高层建筑横风效应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1,32 (12): 118-126
[24] 刘帅,谢壮宁,石碧青.罩棚式低矮房屋屋面风荷载特性及气动抗风措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1,32 (4): 9-16
[25] 朱剑波,谢壮宁.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建筑结构学报,2012,33(1):18-26
[26] 段旻,谢壮宁.下击暴流风的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33(3):126-131
[27] 李小康,谢壮宁,王湛.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横风向风振控制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33,(11):12-17
[28] 李小康,谢壮宁,王湛.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横风向气动阻尼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3,34(12):
[29] 邓挺,谢壮宁,李佳.强风作用下楔形外形超高层建筑的局部气动抗风措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4(已录用)
[30] 谢壮宁 李佳 石碧青.三栋典型超高层建筑的风效应研究:气动荷载特性和风振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学报,2014(已录用)
[31] 傅继阳,谢壮宁,倪振华.大跨悬挑平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3,36(10): 7-14
[32]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群体高层建筑静力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4, 37(6):16-22,29
[33] 徐安. 谢壮宁. 倪振华..用瞬态测压法研究高层建筑的等效设计荷载.土木工程学报,2004,37 (9):11-16,26
[34] 谢壮宁,顾明.任意排列双柱体的风致干扰效应.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0):32-38
[35] 江棹荣;倪振华; 谢壮宁. POD在大跨屋盖风致响应计算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报,2007,40(6):1-6
[36] 石碧青 谢壮宁 倪振华.用高频底座力天平研究广州西塔的风效应.土木工程学报,2008,41(2):42-48.
[37] 稽学培,谢壮宁,李小康.广州西塔风致响应和气动阻尼特性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42(7):58-64
[38] 李小康,谢壮宁.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快速算法和应用.土木工程学报,2010,43(7):29-36
[39] 谢壮宁,朱剑波.并列布置超高层建筑间的风压干扰效应.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0):23-30
[40] 段旻,谢壮宁.低矮房屋瞬态内压的风洞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2,45(7):10-16
[41] 石碧青,洪海波,谢壮宁 倪振华.大气边界层风洞流场特性的模拟.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 25(3): 376-380.
[42] 黄明开,倪振华,谢壮宁..大跨圆拱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振动工程学报, 2004, 17(3), 275-279
[43] 倪振华,江棹荣,谢壮宁.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及其在预测屋盖风压场中的应用.振动工程学报, 2007,20(1):1-8
[44] 谢壮宁,方小丹,倪振华. 超高层建筑的等效静风荷载-扩展的荷载响应相关方法.振动工程学报,2008,21(4):398-403
[45] 李小康,倪振华,谢壮宁.本征正交分解用于屋盖风振分析的模态截断准则.振动工程学报,2009,22(3):274-279.
[46]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任意排列三个高层建筑间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5,22(5):136-141
[47] 洪海波,谢壮宁,倪振华,顾明.高湍流度风场下金茂大厦的舒适度分析.工程力学,2007,24(5):101-106
学术活动:
担任重要国内学术大会分会主席。
数十次应邀到国内外学术机构和设计单位做学术报告。
学生培养:
培养博士后1人,已出站1人;
培养博士 人,其中在读 人;
培养硕士 人,其中在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