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基地工作情况

时间:2018-05-15单位:统战部浏览量:609

分享到

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基地工作情况

20127月,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站在华工正式挂牌,2020年12月,学校正式授牌为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基地。多年来,在省政协理论研究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校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研究基地(工作站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的精神相结合,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核心思想,依托本校政协理论研究队伍的力量,立足政协工作实践,建立健全机制,搭建研究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积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人民政协理论研究课题申报,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规划部署,进一步为探索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工作机制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为人民政协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提出理论支撑,为全省政协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一:2012-2020年政协理论研究情况汇总

一、2012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姓名

类别

1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莫岳云

重点

2

公共政策制定议程中协商民主机制的导入研究

吴克昌

重点

3

协商民主视域中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韩莹莹

一般

4

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定位

朱志昊

一般

5

华裔新生代与公共外交:一个基于跨文化传播学视角的质性研究

安然

一般

6

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亢升

培育

7

中国民主进程中的政党协商民主监督评价机制研究

吴业国

培育

8

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电子民主视角

刘红波

培育

9

广东省《政治协商规程》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衔接机制研究

冯建鹏

培育

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

董力瑞

培育

11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功能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的理论分析

夏正林

培育

12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研究

张青红

培育

二、2013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姓名

类别

1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莫岳云

重点

2

政协在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实现策略研究——兼论智慧政协建设

刘红波

重点

3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机制——基于广东政协参政议政实证研究

韩莹莹

一般

4

新时期广东新社会阶层与人民政协制度成长互动关系研究——以现代国家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为视角

祝全永

一般

5

协商民主语境下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解构

张铣

一般

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制化问题研究

朱志昊

一般

7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覃辉银

一般

三、2014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姓名

类别

1

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协商中的作用研究

莫岳云

指定

2

基层社会维权从抗争到协商对话——技术理性的解释框架

韩莹莹

重点

3

新时期现代国家协商民主制度视阈下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研究

祝全永

重点

4

政协提案工作效度的分析与思考—以广东省十一届政协提案为例

董力瑞

重点

5

立法协商的概念、理论与制度-基于广东地方实践的考察

朱志昊

一般

6

协商民主下的网络公众参与研究

谢加书

一般

7

协商民主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研究

张青红

一般

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人民政协法治化建设

夏正林

一般

9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现状和可行性路径研究

张铣

一般

10

协商民主下的网络公众参与研究

王文通

培育

11

基层协商民主与自治民主的协同性研究

解丽霞

培育

12

协商民主下的网络公众参与研究

彭小兰

培育

13

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框架下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能

郑小娟

培育

14

人民政协在立法协商中的优势作用研究

王燕

培养

四、2015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姓名

类别

1

协商民主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究

朱志昊

重点

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人们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研究

韩莹莹

重点

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协商成效与实践困境——基于1949-1957年的历史考察

张青红

重点

4

新时期人民政协界别协商推进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的政治逻辑研究:以“两新”组织界别协商为例

祝全永

一般

5

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深入发展研究

覃辉银

一般

6

地方人民政协公共外交职能审思:广东实验

亢升

一般

7

协商民主与地方治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地方协商委员会研究

黄利新

一般

8

民主协商制度的深化与多党合作层次化研究

王燕

培育

9

新时期如何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作用的研究——从新媒体角度出发

董力瑞

培育

10

提升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的路径研究——基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角的分析

夏正林

培育

11

依法治国视野下协商民主制度的深化研究

周莳文

培育

12

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王文通

培育

13

中国当代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研究

周云

培育

五、2016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姓名

类别

1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以提案工作为例(2000—2015

韩莹莹

重点

2

人民政协公共外交职能的“五维”审视与体系优化研究

亢升

重点

3

人民政协服务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覃辉银

一般

4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协商委员会与党派协商研究(1949—1954

黄利新

一般

5

基层政协委员民主协商问题研究——以广州市H区政协工作室为例

吴业国

一般

6

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

曾嘉华

培育

7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与功能定位研究

祝全永

培育

六、2017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课题名称

姓名

类别

1

政协提案的政府回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583个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

韩莹莹

重点

2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政协参与的向度和路径研究

亢升

重点

3

政协民主监督的反腐功能、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体系——过程——政策”的解释框架

何华宇

重点

4

政治职能”——“政治功能”——“政治智库”: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祝全永

一般

5

1949——1956:中国共产党执政决策人民政协民主协商机制研究

张青红

一般

6

十一届广东省政协提案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董力瑞

一般

7

协商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王艳玲

一般

8

社区基层自治视角下广州市南石头街政协委员作用研究

吴业国

一般


附二: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和作者

1.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亢升、吴明玉)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构架中的协商民主(莫岳云)

3.政协提案工作效度研究(董力瑞)

4.人民政协在立法协商中优势作用研究(王燕、高斯、江南玉)

5.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现状反思与可行性路径研究(张 铣)

6.协商民主“人性假设”的理论困境及超越路径(解丽霞、徐伟明)

7.广东省《政治协商规程》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衔接机制研究(冯健鹏)

8.政协在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思想策略研究——兼论智慧政协建设(刘红波)

9.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莫岳云)

10.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功能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的理论分析(夏正林、张丽琼)

11.协商民主语境下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困境结构与对策建议——以发挥政协作用为突破口(张铣)

1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人们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研究(韩莹莹)

13.协商民主与地方治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地方协商委员会研究(黄利新)

14.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以提案工作为例(2000—2015)(韩莹莹)

15.人民政协公共外交职能的“五维”审视与体系优化研究(亢升)

16.人民政协服务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覃辉银)

17.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与功能定位研究(祝全永)


附三:省委统战部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优秀成果

1.一等奖:《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莫岳云、张青红)

2.一等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构架中的协商民主》(莫岳云)

3.一等奖:《广东省<政治协商规程>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衔接机制研究》(冯健鹏);

4.二等奖:《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亢升、吴明玉)


七、2018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序号

姓名

单位

课题名称

类别

1

王丹平

党委统战部

如何发挥高校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

一般课题

2

吴业国

公共管理学院

党和国家监督体制中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一般课题

3

祝全永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与人民政协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研究:人民政协履职创新案例的研究视角

培育课题

4

彭淼

党委统战部

习近平新时代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价值

培育课题

5

覃辉银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民政协发挥团结联谊作用促进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研究

培育课题

6

彭小兰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推进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

培育课题

7

张青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十八以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及协商成效研究

一般课题

8

张铣

法学院

县级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一般课题

9

周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路径研究

重点课题

10

韩莹莹

公共管理学院

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履职创新案例研究

重点课题

11

亢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习近平推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三重逻辑

重点课题

八、2019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序号

姓名

单位

课题名称

申请类别

1

周云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聚共识 形合力——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思考

重点课题

2

韩莹莹

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互动互构研究

重点课题

3

王丹平

党委统战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一般课题

4

亢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民政协工作领导重要论断的逻辑理路研究

一般课题

5

谢加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一般课题

6

蔡东丽

法学院

人民政协协商监督职能研究

一般课题

7

程关松

法学院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实效标准体系研究

培育课题

8

林杰

公共管理学院

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培育课题

9

董力瑞

党委统战部

关于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委员会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培育课题

10

彭淼

党委统战部

党外代表人士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问题浅析

培育课题

 

附二: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和作者

1.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亢升、吴明玉)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构架中的协商民主(莫岳云)

3.政协提案工作效度研究(董力瑞)

4.人民政协在立法协商中优势作用研究(王燕、高斯、江南玉)

5.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现状反思与可行性路径研究(张 铣)

6.协商民主“人性假设”的理论困境及超越路径(解丽霞、徐伟明)

7.广东省《政治协商规程》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衔接机制研究(冯健鹏)

8.政协在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思想策略研究——兼论智慧政协建设(刘红波)

9.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莫岳云)

10.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功能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的理论分析(夏正林、张丽琼)

11.协商民主语境下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困境结构与对策建议——以发挥政协作用为突破口(张铣)

1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人们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研究(韩莹莹)

13.协商民主与地方治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地方协商委员会研究(黄利新)

14.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以提案工作为例(20002015)(韩莹莹)

15.人民政协公共外交职能的“五维”审视与体系优化研究(亢升)

16.人民政协服务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覃辉银)

17.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与功能定位研究(祝全永)

 

附三:省委统战部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优秀成果

1.一等奖:《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莫岳云、张青红)

2.一等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构架中的协商民主》(莫岳云)

3.一等奖:《广东省<政治协商规程>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衔接机制研究》(冯健鹏);

4.二等奖:《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亢升、吴明玉)

 

附四: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论文成果

1.一等奖:《人民政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向度与策略》(亢升 吴炜生)

2.二等奖:《习近平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落实新型政党制度中作用思想叙论》(周云 覃江龙)

3.二等奖:《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履职能力建设和人民政协制度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研究》

4.三等奖:《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覃辉银)

5.三等奖:《协商式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新定位》(吴业国)

6.优秀奖:《“合同思想”与统战思维析论——基于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视角》

 

九、2020年政协理论研究立项

序号

姓名

单位

课题名称

申请类别

1

王丹平

党委统战部

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理论逻辑、运行机理及优化路径

重点

2

韩莹莹

公共管理学院

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运行机理研究

重点

3

亢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协商文化的意蕴和培育路径研究

重点

4

周云

马克思主义学院

市县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

一般

5

王晓丽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研究

一般

6

吴业国

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一般

7

夏正林

法学院

凝聚共识的内涵、机理、载体及评价体系研究

一般

8

刘阳

法学院

人民政协作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研究

一般

9

曹静晖

公共管理学院

政协主导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

一般

10

王红丽

工商管理学院

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研究

培育

11

王文通

设计学院

市县级政协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培育

12

林杰

公共管理学院

市县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H市为例

培育

附二: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和作者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党的领导重要论断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亢升、钟燕

2.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实效标准体系研究 法学院 程关松、夏正林、李燕飞、程睿、方久

3.党外代表人士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问题浅析 党委统战部 彭淼

 

附三:“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理论研讨会征文获奖论文

1.一等奖:《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研究报告》(王红丽)

2.一等奖:《新时代中国特色协商文化的意蕴和培育进路》(亢升、李美婧)

3.二等奖:《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运行机理研究》(韩莹莹、李宁宁)

4.二等奖:《“人心”与“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王晓丽、邓映婕)

5.二等奖:《凝聚共识的内涵、机理、载体及评价体系研究》(夏正林、肖磊)

6.二等奖:《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理论逻辑、运行机理及优化路径》(王丹平、陶梦、江颖)

7.三等奖:《人民政协作为在共同思想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研究》(刘阳)

附件四:广东省委统战部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优秀成果:

1.三等奖:(《广东省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及对策》(周云、黄贻凯)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三等奖:《大数据时代我国统战智库建设研究》(王晓丽、巫茜子) 马克思主义学院

3.优秀奖:《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挑战与对策》(王丹平、陶梦)党委统战部

4.优秀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港澳统战工作契机与实现路径》(亢升、郝静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