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18-09-21
9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级5个班级共300多名MPA新生在MPA教育中心刘桂梅、秦小蓉、张嫣然等老师的带领下,在广州市五龙山庄开展了以“让世界看见你的光——梦想启航”为主题的户外拓展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开营破冰、体验“来自太空的望远镜”和“罗马炮架”项目、搭建“梦想号”帆船等环节,加深同学们之间的情谊和默契,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帮助2018级MPA新生更好地融入华工大集体。
开营破冰 拉近距离
抵达活动地点后,来自不同城市的同学们纷纷换上印有华南理工大学校徽的紫色上衣,在欢声笑语中迅速连成一片紫色的海洋。同学们在签到墙上留下五彩斑斓的手印,象征着素未谋面的他们揣着不同的梦想在华工相遇,在华工启航,风雨同舟,一往无前。
▲满载梦想的签到墙
紧接着,同学们在教练的指导下随机分成了24支小队,开始组建团队文化。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每支队伍需要完成队员间的磨合,并确立自己的队名、队徽、口号、队长和分工。在同学们思想的交流碰撞中,24支队伍逐渐成型,“闪电队”“猛虎队”“灭霸队”等轮番展示,场地上呐喊声此起彼伏,氛围十分热烈。通过构建团队文化,充分展现了华工学子的创意和激情,使同学们迅速产生对所在团队的认同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团队。
牛刀小试 渐入佳境
队伍间的比拼正式拉开了帷幕,刚刚成立的24支队伍分组体验了“来自太空的望远镜”和“罗马炮架”项目。在“来自太空的望远镜”项目中,教练将30张卡片分发到每支队伍,每位队员拥有2—3张;并要求每支队伍看卡片时不交流、交流时不看卡片,看卡片的总时长不得超过8分钟,且在整个活动中,每人只能看自己的卡片;通过讨论线索,最后按一定的逻辑将30张卡片排序。项目一开始,队员们仿佛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自己手上的卡片发着微弱的光。通过不停地描述、倾听、分析、对比、总结卡片给出的碎片化信息,同学们从一开始的焦头烂额,到后来的恍然大悟,再到最后的争分夺秒,一步一步朝着光明前进,最终交出了一份自己十分满意的答案。这个项目不仅锻炼了同学们语言表达、比对分析的能力,而且增强了注重细节、倾听理解的意识。
▲经过努力,终于排出合理的顺序
“罗马炮架”项目则要求每支队伍利用长竹竿和绳索搭建1个牢固的正四面体,再穿插1柄长勺,从而组建1座可以“攻城略地”的“罗马炮架”。每支队伍配有30枚气球,灌水后成为“炮弹”,它们是攻击得分的唯一途径。每支队伍一边消化比赛规则,一边迅速搭建“炮架”和准备“炮弹”。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好几名队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比赛的哨声一响起,同学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中: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扶稳“炮架”,有人负责“装弹”,有人负责“发射”,有人负责调整方向……每支队伍的实力难分高下,比赛一度进入胶着状态,整个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个项目考验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促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提升了向心力和“作战”能力。
▲炮架将这样从“无”到“有”
凝心聚力 梦想启航
上午紧张精彩的活动告一段落,午餐过后,同学们又立即投入到了下午的大型工程——搭建“梦想号”帆船。24支队伍此时不分你我,由竞争比拼转为通力协作,共同建造2艘约长8m、宽2m、高5m的大船。在同学们选出的总指挥的带领下,每艘船的制作团队进行了细分,分别搭建船头、船身、船尾、船帆。设计组负责指导搭建,美工组负责描绘船身和船帆,他们不停研究模型、对照图纸,带领同学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夏日炎炎,同学们顶着大太阳辛勤劳作,中间还出了一些小插曲:船头和船身由于分开建造,衔接的时候才发现尺寸不合,必须拆了重建;完整的船身图纸凭感觉分割成几块,每个小组根据分到的板块在巨大的画板上临摹,容易出现高低不齐。遇到挫折的同学们不但毫不气馁,还用幽默化解了紧张情绪,愈挫愈勇。
▲绘制船帆
建造“超级工程”不仅需要组内的团队协作,还需要组间的相互协助。同学们贡献、共建,最终搭建出了让人惊喜的“梦想号”帆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帆上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几个大字寓意着华南理工大学将助力2018级MPA学子扬帆启航,追寻梦想。
▲打造船架
一整天忙碌充实的户外拓展圆满结束了,同学们已经明显熟络起来,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喜悦,对华南理工大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18级MPA学子作为青年一代,既应拥抱青春活力,也应不忘理想担当。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精心培养下,2018级MPA定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扬帆启航,让世界看见青春耀眼的光芒!(图文/公共管理学院 刘桂梅)
▲承载着大家美好期许的大船
▲气势磅礴的“梦想号”帆船
拓展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yODM3ODQ4MA==.html?firsttime=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