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24-07-05
姓名:刘红波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系:行政管理系 系主任
邮箱:paliuhongbo@scut.edu.cn
1.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治理、政府众包
2.工作经历:
2023.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23.0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
2022.05—2024.12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2019.08—2020.08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政治学系访问学者
2015.09—2023.08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1.07—2015.08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3.教育经历:
2013.03—2019.0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行政管理方向博士后
2008.09—2011.07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管理学博士
2006.09—2008.07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管理学硕士
2002.09—2006.07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管理学学士
4.学术兼职:
(1)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成员
(2)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大连)研究员
(3)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4)广东省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
(5)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6)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养老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7)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8)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9)广州市政协“百姓提案”特聘研究员
(10)《电子政务》编委会委员
(11)《数字治理评论》编委会委员
(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成果鉴定专家,《公共行政评论》《电子政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公共管理评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多家 CSSCI 期刊和《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等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
5.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数字政府概论、管理学原理
硕士生课程:数字治理专题研究、电子政务(MPA)、人工智能与未来公共治理
博士生课程:社会研究方法(大数据分析)
6.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国家级: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社会背景下政府众包协同机制研究》(21BZZ056),2021年。(在研)
(2)国家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4ZDA083)子课题《基于仿真实验的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x2ggN1250010),2025年。(在研)
(3)省部级: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青年项目《基于一站式服务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为例》(14YJC630081),2014年。(已结题)
(4)省部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2014M552292),2014年。(已结题)
(5)省部级: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进步与广东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策略研究——基于技术与制度的双重维度》(2012B070400007),2015年。(已结题)
(6)省部级: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课题《广州建设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研究:社会-技术系统视角》(2022GZYB22),2022年。(免鉴定结题)
(7)省部级: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广州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动力机制研究》(2018GZYB11),2018年。(优秀结题)
(8)省部级: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2013KB07),2012年。(已结题)
(9)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社会中的公民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研究》(201906155004),2019年。(已结题)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重点项目《“互联网+”条件下政府服务方式创新研究》(XZD18),2017年。(已结题)
(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博士启动项目《网络时代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从碎片化服务到一站式服务》(x2ggD2118830),2011年。(优秀结题)
(12)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机理与路径研究》(x2ggD6223760),2022年。(已结题)
(13)2015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经典读本译丛: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为财务可行性提供战略决策》(专著),2015年。(已结题)
(14)201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站式政府研究:以公共服务为视角》(专著),2017年。(已结题)
(15)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青年专项·重点项目)《面向智慧教育的案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电子政务>课程为例》,2019年。(已结题)
(16)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基于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x2ggY1130010),2013年。(已结题)
(17)华南理工大学文科实验室教学中心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13年。(已结题)
(18)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数字社会背景下公众参与政府众包的意愿和行为研究》(X202210561212),2022年。(已结题)
(19)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政府众包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与运作机理研究》(X202310561157),2023年。(已结题)
(20)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中外政府众包比较研究:参与文化与机制创新——多案例分析》(X202410561200),2024年。(已结题)
(21)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政府众包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及其实现机制研究》(X202510561219),2025年。(在研)
(22)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2013年度重点课题《政协在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实现策略研究——兼论智慧政协建设》(2013-ZX-024),2013年。(已结题)
(23)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2012年度一般课题《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电子民主视角》(2012-ZX-013),2012年。(已结题)
(24)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2018年度招标课题《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建议》,2018年。(已结题)
(25)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2017年度招标课题《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建议》,2017年。(已结题)
(26)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项目《网络社会背景下提升政府网络治理能力研究》(x2ggN6150420),2014年。(已结题)
(27)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委托研究项目《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x2ggN5130060),2013年。(已结题)
(28)广东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委托项目《推进广东地方电子口岸发展建设的思路与对策》(x2ggN5130500),2013年。(已结题)
(29)企事业委托社科横向项目《积分制在城乡治理众包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x2ggN6250420),2025年。(在研)
参与项目(部分):
(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从数字基建、数据应用到数据治理——数字中国实践的全景案例研究》(23JZD015),2023年。
(3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11&ZD154),2011年。
(3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16JZD026),2016年。
(3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据赋能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20AZD088),2020年。
(3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政府构建和运行的保障体系研究》(13AZZ016),2013年。
(35)“理论粤军”2013年度重大资助项目《广东县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LLYJ1309),2013年。
(3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广州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17GZZD02),2017年。
(37)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托项目《社会优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研究》(x2ggN520170),2011年。
(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政府行为研究》(x2ggD2117760),2013年。
(39)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委托项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体系研究:基础调研与制度框架》(x2ggN6132270),2014年。
(40)广州市南沙区横向课题《南沙区“十四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2021-2025)》(x2gg-N6203290),2020年。
7.科研论文(以时间由近到远排序):
(1)林彬,刘红波*(通讯作者).城市公共性生产:供给模式与运作逻辑——基于城市治理中政民互动的实践[J].行政论坛,2025 (3):155-166.
(2)廖英豪,刘红波*(通讯作者).AI+政务热线:用数据要素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A].王益民、刘密霞.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24)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23-36.
(3)刘红波,彭晓清.分布式协同:公众如何影响政府众包创新采纳[J].中国行政管理,2024 (3):82-90.
(4)刘红波,彭晓清.面向智慧教育的高校众包教学:价值蕴含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 (2):149-153.
(5)陈天祥,黄扬,张志,刘红波.全要素清晰化: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内在机制——苏州市姑苏区“城运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6):107-121.
(6)刘红波.数字赋能全民参与城市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11-24(005).
(7)刘红波,姚孟佳.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31个省份的定性比较分析[J].领导科学,2023 (4):71-76.
(8)林彬,刘红波*(通讯作者).逆向压力型体制与农村基层政府空转执行的形成逻辑——基于粤西L镇数字资源下沉的考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 (3):151-16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23年第9期全文转载。)
(9)刘红波,彭晓清.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众包应用风险[J].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 (2):130-141.
(10)刘红波,姚孟佳.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治理众包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22 (4):75-85.
(11)刘红波,赖舒婷.数字社会背景下的政府众包:概念框架、价值蕴含与运行模式[J].电子政务,2022 (7):43-5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刘红波,赖舒婷.政府众包: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30(007).(被采用为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行测》第37题。)
(13)刘红波,林彬.“群”以“类”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直联式吸纳——基于G省L镇“微信动员”的个案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01-114.
(14)刘红波,高新珉.负面舆情、政府回应与话语权重构——基于1711个社交媒体案例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5):130-137.
(15)刘红波,邱晓卿.政务数据共享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6-106.
(16)刘红波,邱晓卿.数字赋能共同生产 共建共享智慧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20(008).
(17)刘红波,林彬.人工智能政策扩散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一个类型学的分析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9(4):38-45.
(18)刘红波,林彬.共担还是转嫁:部门间舆情回应失效与风险归责[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5-93.
(19)刘红波,黄煜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文献量化研究[J].数字治理评论,2018(00):1-23.
(20)刘红波,林彬.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取向、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J].电子政务,2018(11):47-58.
(21)刘红波. 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目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23(007).
(22)刘红波,王郅强.城市治理转型中的市民参与和政府回应——基于广州市150个政府热线沟通案例的文本分析[J].新视野,2018(2):94-10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8年第10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新华文摘》(数字版)201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3)应验,刘红波*(通讯作者).协同性与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深圳的实践[J].城市建筑,2017(27):49-52.
(24)刘红波. 一站式服务需做好供给侧改革[N].学习时报,2016-03-28(005).(《江西日报》2016年4月4日第3版转载。)
(25)刘红波. 大数据驱动应急管理变应急“智”理[N].学习时报,2015-12-28(005).(人民网(理论版)、光明网等转载。)
(26)刘红波,汪玉凯. 互联网+政务:驱动社会治理创新[N].光明日报,2015-08-24(011).(《红旗文摘》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7)刘红波,赵晔炜.智慧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68.
(28)刘红波,吴克昌.推进整体性治理,走向改革新常态——广东顺德大部制后续改革研究[A].魏礼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地方治理创新[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45-257.
(29)刘红波,吴克昌.加速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广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A].魏礼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3) :简政放权与转变职能[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1-81.
(30)张锐昕,刘红波.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效力表现与提升策略[J].行政与法,2013(10):1-4.
(31)秦浩,刘红波.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最新进展及启示——以埃森哲和联合国为例[J].电子政务,2013(2):80-86.
(32)刘红波.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以电子民主为视角[J].学术研究,2013(增刊):111-118.
(33)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的演进轨迹与转型机理[J].电子政务,2012(12):22-29.
(34)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的概念解析与角色定位[J].电子政务,2012(8):67-78.
(35)秦浩,刘红波.网上行政审批的内容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2(20):51-53.
(36)张锐昕,刘红波.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政策选择——以吉林省政务大厅为例[J].东疆学刊,2011(2):78-82.
(37)张锐昕,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的逻辑框架与运行模式[J].电子政务,2011(5):2-11.
(38)张锐昕,刘红波.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挖掘及其策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0(9):77-80.
(39)张锐昕,刘红波.联合国电子政务调研评估体系的特点和启示[J].情报科学,2010(3):344-348.
(40)刘红波,卞菲.政府门户网站应急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完善——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例[J].行政与法,2009(3):11-14.
(41)文宏,卓黎黎,刘红波.高校危机事件与大学生心理行为调适[J].当代青年研究,2006(4):1-5.
(42)Mengjia Yao,Hongbo Liu*. Crowdsourcing of Public Service: Decision-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Key Variable: Take C Distri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C]. 25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Government Research, New York: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024:949-959.
(43) Hongbo Liu. Introspection and Response: the Exploration of E-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China[C].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EE, 2014:465-468.
(44) Hongbo Liu. Model and Architecture of One-stop Government System: A Solution of Systemic Interoperability[C].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EE, 2013:75-79.
(45) Ruixin Zhang, Hongbo Liu. One-stop Approval in Local Governments of China: Reality and Ideal[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 E-government. IEEE, 2011:1-5.
8.出版著作:
(1)独著:刘红波.面向数字社会的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出版基金资助)
(2)独著: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以公共服务为视角[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3)译著:贝尔,正冈,齐默尔曼.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基于矩阵模型的财务战略决策[M].刘红波,张文曦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4)主编:朱欣远等主编.走向主动监管:政务数据监管体系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5.
(5)参编(撰写第七章):张锐昕主编.数字政府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6)参著(撰写第五章):王世福,张振刚.迈向新时代的智慧社会: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7)参编(撰写第十章):张锐昕主编.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参著(撰写第四章):张锐昕,杨国栋等著.网络时代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9)参编(撰写第九章):张锐昕主编.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参编(撰写第九章):韩莹莹,胡晓东主编.行政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1)参编(撰写第五章):张锐昕主编.办公自动化概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2)参编(撰写第五章、第六章):张锐昕,张学华主编.走向集中审批:吉林省政务大厅建设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13)参编(撰写第九章、第十五章):张锐昕主编.公务员电子政务必修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获奖项目:
(1)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最佳案例奖、最佳指导教师奖:《摇摆的政策 缩水的宅基地:“依法拆旧”缘何走向“违规建新”?》(颁发单位: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时间:2022年8月14日,指导教师排名第一)
(2)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连通“孤岛”还是抢占“山头”?——S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据共享中的部门博弈》(颁发单位: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时间:2021年4月25日,指导教师)
(3)清华大学2022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冠军):《乘众人之力 成众人之事——禅城如何以众包之“桨”划动城市治理之“舟”?》(颁发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时间:2022年8月20日,指导教师)
(4)第一届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际联赛)二等奖、最佳案例奖、最佳指导教师奖:《“旧时荒草地”何以繁花似锦?——深圳D社区“共建花园”华丽蜕变》(颁发单位: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际联赛)组委会;时间:2024年11月30日,指导教师)
(5)第一届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际联赛)三等奖:《解“薪”事化忧“酬”:S市建筑业农民工的漫漫讨薪路》(颁发单位:广东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际联赛)组委会;时间:2024年11月30日,指导教师)
(6)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从“技术增负”到“减负赋能”:G省S区的“还数于村”创新实践》(颁发单位: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时间:2024年4月22日,指导教师)
(7)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双翼齐飞 星捧凤城”:数字官僚转型何以催化技术采纳——基于F市S区“无人机+AI”智能“云端巡查”的案例分析》(颁发单位: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时间:2025年4月20日,指导教师)
(8)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与公共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从“庇古管控”到“生态金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的模式演进与绩效对比——基于72份地方政府的政策文本与数据合成控制分析》(颁发单位:贵州省公共管理学会、江苏公共管理学科联盟、甘肃省管理学会等;时间:2023年6月,指导教师)
(9)2021年“青年看禅城”大学生调研活动一等奖:《平台型治理:“人-技术”协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禅城“共享社区”和“啄木鸟”小程序的考察》(颁发单位:共青团佛山市禅城区委员会;时间:2021年10月6日,指导教师)
(10)中山大学第十届“政务关注”社会调研比赛二等奖(颁发单位: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共青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委员会联合颁发,时间:2017年5月,指导教师)
(11)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颁发单位: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科技处、社科处、教务处等联合颁发,时间:2019年3月,指导教师)
(12)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颁发单位: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科技处、社科处、教务处等联合颁发,时间:2017年4月,指导教师)
(13)“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校赛三等奖:《“众志治旅”促“景美人和”——官方旅游评价平台众包模式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调研
》(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时间:2024年4月,指导教师)
(1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论文二等奖:《负面舆情、政府回应与话语权重构——基于1711个社交媒体案例的分析》(颁发单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时间:2020年11月,排名第一)
(1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政府常态回应如何影响舆情危机中的政府信任?——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的实证研究》(颁发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时间:2018年12月,排名第一)
(16)第十四届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政协在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及实现策略研究——兼论智慧政协建设》(颁发单位: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时间:2014年11月27日,排名第一)
(17)第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优秀论文奖:《广州市财政预算公开的实践探索》(颁发单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时间:2012年11月1日,排名第二)
(18)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提案》(颁发单位: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时间:2019年4月)
(19)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颁发单位: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时间:2013年3月1日,排名第一)
(20)2020年度优秀审稿专家(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时间:2021年3月25日)
(21)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教学优秀奖(研究生)(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时间:2024年11月)
(22)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时间:2019年12月)
(23)2014-2015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二等奖(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时间:2016年6月)
(24)优秀班主任奖:201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优秀班主任”(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时间:2013年4月1日)
(25)优秀班主任奖: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优秀班主任”(颁发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时间:2014年4月1日)
(26)省部级二等奖:《社会优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研究》(颁发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时间:2012年5月1日;排名第五)
(27)省部级三等奖:《畅通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问题研究》(颁发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时间:2013年3月19日,排名第五)
10.学术活动(部分):
2025年3月28日,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及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的“人类决策与人工智能:选择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4年12月27日,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参加“新国际格局下‘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外语人才教育的挑战、机遇和策略”高层论坛,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2024年12月7日,赴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数字时代的新业态安全监管学术研究”工作坊并作主旨发言,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24年12月7日,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第九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暨“数智时代的环境治理与应急管理”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广州:广州大学
2024年11月30日,参加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时间研讨会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4年11月24日,赴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参加“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反思与展望”研讨会,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24年11月9日,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明辨学术工作坊“数据、算法与城乡公共治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参加数智赋能MPA教育暨“数字公共治理”类专业方向建设与“电子政务”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24年9月22日,赴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为资深点评专家参加“给青年一小时•2024秋分青岛”工作坊,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24年7月21日,赴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研讨会,贵阳:贵州财经大学
2024年7月13日至14日,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参加第十二届华人公共管理学者研讨会“全球治理变革背景下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政策创新”,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2024年6月26日,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从数字基建、数据应用到数据治理——“数字中国”实践的全景案例研究》开题论证会,北京:清华大学
2024年6月15日至16日,赴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参加“AI与数据赋能的公共治理转型”国际研讨会,上海:复旦大学
2024年4月26日至27日,赴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第二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暨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24年3月2日,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Society Hub)参加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国际公共管理学报》(IPMJ)主编Steven Kelman来访座谈会,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2023年12月16日,指导研究生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参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3年年会青年学者论坛并宣讲合作论文,南京:南京大学
2023年12月2日,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明辨学术工作坊:多学科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3年11月19日,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数字治理工作坊(2023·下)——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创新”,青岛:山东大学
2023年8月19日,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首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23年8月1日,赴广州市黄埔区参加“传承岭南文化,永续城市记忆”首届岭南文化湾区论坛,广州:黄埔区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1日,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参加“数字治理工作坊(2023·上)——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创新”,广州:中山大学
2023年5月27日,赴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主办的“第六届数字政府治理高峰论坛”,贵阳:贵州财经大学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赴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论证会与“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与能力”学术研讨会,上海:复旦大学
2023年3月18日,赴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数字公共治理研讨会暨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报告发布会,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22年11月26日,线上参加“数字治理工作坊(2022·下)——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公私合作”,广州:中山大学
2022年9月24日至25日,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参加“数字时代下的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研讨会,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2年8月14日,赴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郑州:郑州大学
2022年8月5日,线上参加由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办“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第五轮)研讨会,北京: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2022年6月25日,线上参加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数字治理岳麓论坛系列活动之“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长沙:湖南大学
2022年6月18日,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参加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主办“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学术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
2021年5月28日,赴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等主办的“第五届数字政府治理高峰论坛”,贵阳:贵州财经大学
2021年4月25日,赴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海口:海南大学
2019年5月26日至27日,赴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参加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中心等承办的“2019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发布会”和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承办的“政府数据开放利用与生态体系建设论坛”,贵阳
2017年10月26日至27日,赴澳门理工学院参加“数据治理:问题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澳门:澳门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