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预告
广东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第三讲 暨“广为人知”社科学堂科普活动——中山大学图书馆林明常务副馆长学术讲座
上传:2024-06-12 10:28:57  浏览量:47


主题:古籍的生产与生存——影响古籍长期保存的因素

授课专家林明(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

时间202462015:00-17:30

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12号楼301报告厅

参观活动:参观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广州市社科联

承办单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容摘要

浩瀚的文献典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但古籍在漫长的保存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容易老化损毁。

讲座从古籍生产和生存的角度,分析影响古籍长期保存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博物馆、图书馆等古籍保护单位改善古籍的保存环境提供参考,为提高古籍的生命周期提供可行的方法,同时也为广大学生群体打开了解古籍保护工作的窗口,为有志投身于古籍保护事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知识、创造条件。

 

授课专家简介


林明,196710月出生,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现任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古籍修复技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中山大学传习所导师,广东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社科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得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类)、中山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