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数学专业开办六十周年专题  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侯一钊

    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国际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与计算数学系主任,是该系终身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基金下数学与应用研究所(MA)科学决策与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他曾获中国科学院冯康科学计算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Wilkinson奖以及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的“晨兴数学奖”应用数学金奖等众多大奖。 

  

  

数学生涯从华工起步

    1977年,中断十多年的高考得以恢复,侯一钊突出重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成为当年化州县在读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侯一钊所在班有48人,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所以同学们年龄参差不齐,从15岁到30多岁都有,15岁的侯一钊是班里年纪最小的。除了年龄差距,同学们的经历和背景也各不相同,他们中有人是“文革”前省重点高中的数学才子,有人读过中专,有人是中小学乃至中专的数学老师。四年里,与这样一班同学朝夕相处,侯一钊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那时班里的学习气氛和那些老同学,对我一个15岁的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侯一钊十分珍惜当年那个充满才智的集体,对曾经培养教育过他的老师们也充满感激。
    从法国留学回国的卢文教授经常给同学们讲他熟悉的大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从事数学研究并做出一番成绩。大四的时候,侯一钊在卢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中学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这让他得到了“如何做数学研究”的启蒙教育。

    起初,由于对数学研究没有深入地了解,侯一钊随便写了一份东西就交给了指导老师李德前教授,结果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李教授事后把侯一钊叫到宿舍,指出侯一钊写的东西毫无创意,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创意”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李教授的话让侯一钊感到十分惭愧,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我一直记得那次谈话,是李老师改变了我对数学研究的认识。我今天能做出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得感谢李老师的那次谈话。”

    华工,我得到了最好的大学数学教育。我是在华工长大的。”谈及母校,侯一钊如是说。

  

    

何妙玲

    何妙玲于198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恒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负责恒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品牌宣传拓展、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商业经营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