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鸿论坛”第116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马秀良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日期:2024-12-05 浏览量:44

报告题目:晶体学与材料电子显微学

报告人:马秀良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上午10:30

报告地点:大学城校区B5栋副3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马秀良,198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曾师从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电子显微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可信先生从事十次对称准晶及复杂合金相的冶金学和晶体学研究,1994年获博士学位。

马秀良研究员曾长期任职于我国材料电子显微学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1—2022)。先后担任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主任(2006—2018),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主任(2018—2022),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2022)。

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2020年起,命名、组建并负责运行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提议、协调和组织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理事会。兼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物理与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德国“洪堡”基金(1995)、美国ISI经典引文奖(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郭可信教育基金会“郭可信杰出学者奖”(2016)、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2018),部分研究成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等。

 

摘要:

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一批有机会接受透射电子显微学专业性熏陶的学者之一,30余年致力于晶体学与材料电子显微学研究。本次学术报告以晶体学为主线、以电子显微学为主要方法,介绍报告人于不同历史时期多个领域的代表性工作。重点介绍在新型铁电拓扑结构的实验发现以及金属腐蚀基础科学问题的新理解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展示如何通过对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的再认识从而对经典问题产生新理解、分享发现的乐趣。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