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材料基因工程在信息功能陶瓷领域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白洋(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
时间:7月11号上午10:30
地点:14号楼305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新材料研发的智能化发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理论、计算和实验的融合,可有力推动材料科技革命,颠覆性地变革新材料的研发范式,为从根本上解决材料研发和生产效率低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新材料研发智能化,以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研发平台等为基础支撑,将人工智能的思想和理念、算法和技术应用于材料设计研发,包括材料自主实验技术,以及基于材料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材料研发技术,等等。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各类自主实验系统的研发已成为材料先进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本团队研发陶瓷材料自主实验系统,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自主实验的自动化技术与设备,由工业机器人串联各环节设备完成全流程闭环迭代实验;同时发展引入融合领域知识的自主反馈机器学习策略,与高通量制备及表征设备互联互通,从而形成融合大数据技术和高通量实验技术的自主实验智能化研发平台。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挖掘材料结构-性能之间的深层关联,促进复杂材料的高效设计。本团队以铁电材料为典型范例,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决定铁电材料结构性质关系的描述符,验证其在多种材料体系中的普适有效性;进一步以多组分铁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为数据来源,结合分类和回归方法快速准确地预测相图;利用机器学习加速多组元铁电体系中具有高压电性能材料的设计,并结合相图预测探究其深层物理机制。
个人简介:白洋,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本硕博均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基因工程大数据技术、多物理场超材料、铁电功能陶瓷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重点项目。已发表SCI检索论文近200篇;出版英文/中文学术专著5本;获得10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第13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还被评为中国青科协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超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特种陶瓷学会理事、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等,还担任5本英文SCI期刊和2本中文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