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鸿论坛”第102场】北京科技大学王荣明教授学术报告会
日期:2024-07-08 浏览量:10

报告题目:纳米晶体和异质结构的原子级制造和原位表征

报告人  :王荣明

报告时间:2024年7月9日(星期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大学城校区B5栋三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王荣明,北京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的界面精细结构设计、调控、表征和物理性质研究,在原子尺度揭示微结构影响性质的物理机制。负责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的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在包括Nature Catalysis、Science Advances、Phys. Rev. Lett.、Adv. Mater.等刊物发表SCI论文超过300篇,被引超过15,000次,H因子为64;主编、编著学术专著、教材4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1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航空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宣部输出版优秀图书奖、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奖项和荣誉。

报告摘要:

实现原子尺度精确制造是构建未来信息和能源功能器件的基础,在一定特征尺度深刻理解纳米晶的成核生长及结构演化过程是实现原子尺度精确制造的基石,发展原位、动态、高时空分辨的纳米晶表征新方法与新技术,实现反应/使役条件下纳米晶结构及表面原子的精确表征是突破原子尺度精确制造难题的关键。

基于环境气氛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以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原位研究了其表面结构、界面原子构型及其在外场作用下的结构演化。揭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在金属间化合物和单质金属催化剂上的成核与生长模式;原位观察了Au纳米颗粒在各向异性二维半导体ReS2表面的迁移和聚合行为,发现由于界面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导致Au颗粒的取向迁移;发现了固相环境下Pt纳米晶经由非晶团簇生长到临界尺寸~2.0纳米后晶化的生长规律;发现金属Pt与MoS2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调控了异质结构界面的电子态,促进了Pt-MoS2异质结构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