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衣风马勇创业 ——记2021年材料之星“王永飞”专访
日期:2021-03-29 浏览量:1321

材院青年宣传中心 文/余君诚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得主”、”第六届‘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创新企业组一等奖和投资价值奖”、“金磁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有点傲骨又带点家国情怀的研究人”……现在,各项荣誉加身的王永飞师兄正坐在我的面前,穿着西装,带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平易近人。

王永飞师兄生于1987年,本科与硕士都就读材料相关专业。201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南方电网工作,2018年辞职创建广州金磁海纳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带领金磁海纳参与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金奖。回望来路,王师兄颇为感慨,但也坚定着要继续扎根材料行业,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奋斗,勇敢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继续做高性能纳米晶磁芯的开拓者。

王永飞师兄在接受采访

离开央企温床 岩壑激流勇创业

“人生十字路口的几条路都被我走的差不多了”,王永飞师兄笑着说到。求学深造、就业、创业这三条截然不同的路,都有王师兄留下的脚印。研究生毕业,王师兄顺利进入了南方电网。任职期间,生产线的基建、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市场开拓、研发等部分王师兄都有参与。在校期间仅仅是对研究方向的了解,就业后才真正着眼于整个行业,任职的两年时间让王师兄深刻地了解了整个材料行业:高端产品被国外垄断,国人不太相信国产产品,国外的供给量有限而中国需求量很大……“研究者多少都是有点高傲的,做了这么多年,还要买别人的东西,咽不下这口气,也不相信做不过他们。18年又是国际形势动荡的一年,中国受到各种制裁。”憋着这口气,王师兄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安稳的央企生活,一头扎进创业的激流中。

初为创业人,各种困难扑面而来:公司规模小、缺乏品牌知名度、没有做市场的经验、没有高端的设备......自学管理、运营、财务相关知识,回到华工读博,提高学历,提高公司技术迭代,同时利用学校的平台完成产品升级,把学校的一些专利成果产业化......这些都是师兄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努力。参考华为的运作模式,他还开创了铁三角的模式:将技术、业务、跟单捆绑起来,三人一起出差,技术对接研发,业务对接商务,跟单负责后期产品批量的跟进。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快速响应,快速对接。

 

“金磁海纳”产品之一

互联网+金奖 薄暮扬鞭凯旋归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面向高校,是一场高水平的创业比赛。“拿到金奖也是对团队一直以来努力的一种肯定吧”。在比赛中,王师兄看到了很多优秀的项目,无论是相关的或者是不相关的行业,它们的发展规划、商业模式乃至盈利点都带来了很多启发。“评委的提问针对性很强,回答评委提问的同时也是对公司发展规划的一个梳理吧。还有就是接触了很多资源,接触了很多投资机构平台。”,“对于我个人、团队乃至整个公司,互联网+金奖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想做的是加快脚步,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公司走上快车道,更快更好的发展。”

经过两年发展,金磁海纳已经走到了聚光灯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壁垒,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消费电子、精密传感器等领域。在精密传感器、工业电源等方面更是广泛替代进口磁芯。新征途中,金磁海纳将继续一笔一划书写中国“芯”时代。

回校经验分享 天枢摇光明前路

探前路、重学业、爱运动、跟党走是王永飞总结的大学关键词。探前路指的是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本科毕业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可以深造,可以找工作,可以创业。大学是一个接触社会的过程,大学的环境是包容的,试错成本很低,可以多做尝试,多积累经验,试过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多跟相关方面的人打交道,可以去参加一些学术竞赛,可以在本学院甚至外院的实验室参与到科研中,可以多尝试一些还不成熟的想法。课本里学到的知识不够直观,道听途说的信息也未必准确,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与体验中才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适合哪条道路。

重学业强调的是要勤奋学习。学业是一切的基础,要好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度,才能走更高走更远。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走向社会之后会不断接触新的东西,掌握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可以走得更顺。

王永飞师兄参加“创客广东”集训营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要热爱运动。学习之余可以在体育上培养一些兴趣,利用好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加强体育运动。走向职场后,工作超过两年可能就很少运动了,所以在学校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多运动,强健体魄。

跟党走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谓跟党走,就是要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国家现在大力开展双创,就是在用大量的资源扶持合适的项目,你关心国家,国家才会照顾你。

讲回材料这个专业,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材料无疑是三大支柱中的重头戏,很多行业都是靠材料支撑起来的,而很多技术无法实现归根结底是材料的问题。当今中国材料专业很多,但中国的材料技术并不见得是全球领先的,国家的发展空间很大,最需要的是一些实操的人员,高级工程师。材料偏向基础研究,周期长,短时间里很难见到好的成果,要应用,要产业化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把研究做深了做精了。

王师兄一直说,创业不酷,成功的创业才酷,100个创业的可能有99个都会失败。只有不懈的坚持,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他坚定的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也真心地祝愿每个材料人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材院历史由大家书写,材院精彩由我们记录,青宣中心竭诚为您服务】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