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至11月2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 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8 年第16届金属-氢系统国际会议”在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属-氢系统国际系列会议执委会委员朱敏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志到会致辞。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英国、瑞典、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台湾、澳门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与科技人员参加会议,本次大会议题涵盖储氢材料新体系创制、纳米调控、催化修饰、多相复合等基础理论、材料合成、器件制备、应用和开发等方面,在国际储氢领域产生了热烈反响。
金属-氢系统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华南理工大学党志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是未来人类的理想能源之一,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利用氢能成为未来低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能源解决方案,储氢材料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努力。
与会嘉宾、专家探讨储氢材料的发展前景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在金属-氢系统的基础理论、材料合成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先后获得储氢材料领域的“973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制氢、储氢和用氢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扩大了我校在金属-氢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提高了我国氢能领域材料与器件的科研水平,推动了氢能源的发展。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协、王宽成教育基金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国内外多家储氢技术研究机构的支持。
该会议是储氢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该系列国际会议从1990年第一届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在欧洲、美洲、亚洲及大洋洲轮留举行,其中1998年在中国杭州举行第5届金属-氢系统国际会议。这次是时隔20年,中国再次举办这一国际大会,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