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院记者团 文 黄庆怡
【人物简介】刘韫聪,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15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温氏筠诚奖学金”、“金昌盛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机硅-硼陶瓷前驱体的合成及其共瓷化阻燃硅橡胶的性能与机理”;获受理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现保研至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 |
四年前通过自主招生遇见华工,四年本科生活后又以夏令营的渠道即将步入清华大学攻读化学系博士学位,刘韫聪的求学之路可谓亮点频现。他足够聪明睿达,也能够在群雄逐鹿的华园固守本心、修身韫德。让我们走近这位“追风少年”,探索他这一路走来的成功之道。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兴趣”是刘韫聪在采访中提及最多的词语。凭着对科研的兴趣,韫聪在自主招生时阴差阳错地选择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后产生的兴趣成为了他在材料领域义无反顾地探索的信念。
正式接触科研是在大二下学期,对硅橡胶的兴趣使韫聪以负责人的身份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机硅-硼陶瓷前驱体的合成及其共瓷化阻燃硅橡胶的性能与机理”。当被问及基础知识薄弱下是否能进行科研时,韫聪回答“科研实验和理论知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科研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学习理论知识。”回忆最初的小白生活,韫聪坦白最难的还是外语文献的查阅。艰涩的专业术语、陌生的图表阅读都是科研必须攻克的第一个难关,于是他利用闲散的时间与文献较量,为日后的科研积累下扎实的基础。采访中韫聪轻松地说,现在看文献就轻松多了。
毫不意外地,韫聪因为对新兴柔性器件感兴趣选择了化学系深造。
正如李尚龙所说:“选择了就坚持,放弃了就别后悔。选择一条喜欢的路义无反顾地走,哪怕遍体鳞伤,鼻青脸肿。”韫聪凭借着满腔的喜欢选择了材料,而在一路披荆斩棘之后,他收获了沿途绚丽风景。
![]() |
制定规划,“肆意挥霍”
塞涅卡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在课业繁忙的大三能两手抓紧学习和科研,同时不忘放松自己,刘韫聪有明确的时间规划。“该玩则玩,该学则学。每天都做好计划,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我会利用较为完整的时间段做实验,晚上到图书馆写作业、跑跑步,偶尔周末出去玩一天。学习科研娱乐都不耽误,也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他建议大家尽早为自己的大学制定一个规划,定下一个目标,踏踏实实地向着目标努力。“不管各位对自己的大学是如何规划的,希望大家能够时时回想自己今天的心态和感觉,不要忘了当初给自己立下的flag。”
同时,韫聪表示我们应该趁着年轻,“肆意挥霍”青春,感受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加入团学组织部体验学生工作;担任班长建设班级;投身学生项目挖掘科研潜力;开设公众号记录旅游见闻、写杂文……韫聪“挥霍”了大学四年,到达了自己立下的flag。
![]() |
以脚丈量世界的广度
大三时发现自己的成绩可以保研,刘韫聪便咨询师兄师姐了解保研的渠道。被问及选择夏令营的原因,他风趣幽默地回答说,为了开拓眼界,了解其他学校学生的水平,参观各高校的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同时也为了顺便去旅游。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夏令营经历让韫聪认识了很多学校的大牛,与他们的交流开拓了他的知识面。同时,韫聪也感受到每个学校在学生科研项目中的偏重差异。他建议想要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尽可能多了解意向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深造,做出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接轨的抉择。
除了夏令营出游,韫聪自己也会在空闲的时间出去走走。“目前已经去过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了。”他自豪地告诉我。韫聪在旅游中增加了自己的阅历、感受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也在以脚丈量世界、领略自然的途中沉淀自己的内心。“大学四年是最没有压力的四年。世界这么大,趁我们还在大学,趁我们还有钱有闲,多去看看。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旅游嬉笑,还有体会和感悟。”相信韫聪在将来回忆起大学的四年,都会不感负疚。
采访的最后,即将离开广州前往帝都学习的韫聪就广州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没有去过表示遗憾,并鼓励同学们多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华工很漂亮,但是外面的风景也可以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