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煜

个人简介:

生于珞珈山下,学于自强学堂。樱花树下寒暑十载,而立之年方始南下,躬耕华园。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基础摄影》、《摄像基础》、《视听节目制作》、《微电影创作》、《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视听传播、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健康传播。笃信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崇尚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治学理念,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好老师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9.92003.6 武汉大学电信学院 通信工程 学士

2003.92006.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传播硕士

2006.92009.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 博士

2009.72011.12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电系 讲师

2012.12015.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听传播系 讲师

2015.92023.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听传播系 副教授

2018.82019.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p>

2023.8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听传播系 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播学会会员,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委宣传部视听评审委员,广东南方新媒体公司艺术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评委

 

著作

《新媒体视听内容制作》(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

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广播电视与视听传播概论》编写组成员,2024

 

论文

1.《“草根视频”传播语法刍论》,《现代传播》,201209期,P107-110

2.《大数据时代出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出版》,201407期,P19-22

3.《论MOOC教学的语言特性与传播归属》,《现代传播》,201407期,P134-137

4.《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嬗变——从MOOC开始》,《现代传播》,201509期,P118-121

5.《论慕课的当代传播特征》,《广东教育装备》,20159-10月,P9-12

6.《大陆微电影制作前史及启示》,《视听界》,201601期,P59-61

7.Content Curation: I am the Algorithm,The Broadcast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19,Education & Industry: Mediating the Nexus, Las Vegas,2019.4

8.Understanding privacy concern in using social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rshall McLuh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9, Toronto, 2019.8

9. 《疫情期间的谣言变迁与治理路径》,《当代传播》,202005期,P91-94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个案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2101期,P18-19

11. Privacy matters: reexamining internet privacy concern among social media users in a cross-cultural setting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22.7.124/3 &通讯作者,Q2

12. The power of media: the indirect impact of media use on ethnic Tibetans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ies2022.8.1online),4/1Q3

 

课题

(一)主持

1.2013.4~2015.4)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影视艺术、技术与媒介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D213378w,项目经费6万元。

2.2014.3~2015.3)主持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WSYS0002,项目经费1万元;

3.2014.4~2015.12)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本科教研教改项目《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视听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费0.5万元;

4.2014.5~2015.12)主持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新课堂项目《视听传播原理与技术》(GDHYC006);

5.2014.5~2016.4)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视听教学改革研究》(GDJG20142057),项目经费0.5万元;

6.2015.1~2016.12)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XMS09,项目经费5万元;

7.2015.6~2016.5)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本科课程考试改革项目《基础摄影》,项目经费2万元;

8.2016.7~2017.7)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精品微课建设项目《摄像基础》,项目经费0.5万元;

9.2016.12~2018.12)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优质实验课程项目《基础摄影与摄像基础》,项目经费2万元;

10.2018.12~2021.12)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特别委托项目《阿联酋粤籍华人研究》,项目编号:GD16TW08-11,项目经费10万元。

11.2019.6~2021.6)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项目编号:x2xcC2191140,项目经费4万元;

12. 2020.4~2022.4)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媒体使用影响研究》,课题编号: 2020GZGJ40

13. 2021.5~2023.5)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进路——以视听传播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为例》,项目经费2万元。

(二)参与

1.2013.4~2014.4)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原创视频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3JNQN019,项目经费2万元。

2.2013.12~2015.12)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危机传播情境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修辞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JG02,项目经费1万元。

3.2013.12~2016.12)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危机传播情境下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修辞学研究》,项目编号:GD13XXW01,项目经费4万元。

4.2017.1~2019.1)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特别委托项目《广东侨乡民俗摄影艺术研究》,项目编号:GD16TW08-11,项目经费10万元。

 

 

获奖与荣誉

1.2013.7)获2012-2013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春花青年教师优秀教学三等奖。

2.2014.7)获广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3.2014.7)论文《论慕课的当代传播特征》获第六届高校NOC论文征选活动二等奖。

4.2016.6)获首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排名第一)。

5.2016.7)获广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6.2016.12)获《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计划》(英课计划)优秀实验课程。

7.2017.9)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优秀指导老师奖。

8.2020.7)《摄像基础》获华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项目。

9.2020.8)《摄像基础》获华南理工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10.2020.10)获2020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最佳指导教师奖。

11.2020.12)《摄像基础》获广东省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2.2021.4)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13.2021.5)《基于大摄影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视听传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

14.2022.11)获2021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大学生广告节最佳指导老师奖。

15.(2023.3)获广东省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示范课堂”。

16.2023.4)《摄像基础》获获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17.2023.7)获202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教学优秀奖(本科)。

 

联系方式

E-mailjczhouyu@scut.edu.cn

Wechatdavidzho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