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专业电子白皮书

2021-12-31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浏览次数:1665

1. 专业定位

新闻学专业秉承文史积淀、技术驱动、开放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新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教育为核心,围绕融媒体新闻生产和跨文化新闻传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卓越新闻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


2.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发展和融媒体变革趋势,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以工见长及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促进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民族学、语言学交叉融合,逐步形成数据新闻、融媒体新闻、跨文化新闻等特色方向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字、图像、影音、数据等形式深度理解和有创意性地讲故事的综合能力,突出人才培养跨学科、文理交叉及多元复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3. 培养规格

新闻学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完成毕业任务需达到16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3学分、专业基础课54学分,选修课35学分及集中实践教学28学分。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采写编评和传播创意与策划技巧,适应新媒体生态、娴熟灵活地使用各类新媒体工具掌握全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技能,能批判性、设计性思考,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精神,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注社会,有责任意识和法律知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能以卓越新闻传播素养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


4.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教材大部分选用“马工程”系列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核心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基础、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学、基础摄影、摄像基础、全媒体新闻编辑、财经新闻等。集中实践教学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特色课程有四大类:(1)创作类课程: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创意非虚构写作、视听新闻节目制作、新闻创意实验;(2研究型课程:全球新闻传播史、传播社会学、新闻修辞学;(3新生研讨课:开放新闻学、新媒介与社会;(4专题研讨课:媒介人类学、新闻算法与编程、性别公正与传媒。

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特别注重通过从做中学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大型新闻实践活动彰显教学的实践性品格。除了与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具有密切合作关系之外,与华为、腾讯、今日头条、有米科技等互联网公司亦是策略伙伴。同时也依托学生实践平台“燧石村”展开多层次的赛教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5.师资队伍

新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教授8副教授3讲师5名,博士占比81.25%。学科背景包含新闻学、传播学、文学与哲学等。


6.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与传播分中心),具体条件包括摄影摄像实验室融合媒介实验室、网络直播实验室、动捕混合现实实验室等实验室。同时具有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牵头成立了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委员会等国家二级学会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本专业积极支持本科生参与研究与实践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学生研究计划SRP、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以及China Daily大学新闻奖、数据新闻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