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和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总台全媒体节目评估专家成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委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委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会员。
目前主要致力媒介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媒介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4部,合著3部,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学术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东方文化》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也撰写了一些决策咨询报告。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广州市科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及校级、企业委托等10多项科研课题;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媒与语言文化。获校级社科成果奖、科研优秀奖和教学优秀奖。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8.02-2018.08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2014.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2016.1-2016.6 《广州日报》理论部调研、学习
2011.06-2012.06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9.09-2014.0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006.07-2009.0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003.09-2006.06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
2000.09-2003.06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兴趣:媒介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媒介人类学
主讲课程:媒介批评、媒介人类学、文化理论与大众媒介专题研究
二、部分学术成果
专著:
1.《重返“记忆之场”:电子媒介的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1978-2010)——基于L市的媒介社会学考察》,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
2.《大众媒介语言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
学术论文:
1.Documentary Images and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The Ritual Transmission and Functional Imagination of Tua Pek Kong Worship of Hakka People in Sou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2024.
2.《重温书香与纸上观影: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连环画的媒介实践》,《中国出版》,2024年。
3.《被遮蔽的媒介:影碟机与日常生活的勾连——文本消费、关系生产与意义建构(1990-2010)》,《当代传播》,2023年。
4.《技术可供性视角下儿童科普图书多媒介文本建构及其功能》,《中国出版》,2022年。
5.《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
6.《后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向度——基于李子柒的短视频分析》,《中国出版》2020年。
7.《文化自信视域下海外客家族群的影像传播价值探析》,《对外传播》2019年。
8.《论主旋律影片家国情怀的历史脉络与现实逻辑》,《现代传播》2018年。
9.《回溯与展望:当代媒体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中国出版》2018年。
10.《文化工业视域下的IP电影热潮思考》,《中国出版》2016年。
11.《纸质媒体数据新闻实践特征及趋势分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当代传播》2016年。
12.《基于数据新闻热的审视与思考》,《中国出版》2016年。
13.《由记者卧底高考反思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法理道德》,《中国出版》2015年。
14.《社交媒介中的“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新闻界》2015年。
15.《媒介热词形成与传播现象探析》,《传媒》2014年。
16.《为何媒介热词传播愈演愈烈——以“土豪”、“且行且珍惜”为例》,《青年记者》2014年。
17.《基于用户调查的纸媒官方微信传播效果实证分析》,《中国出版》2014年。
18.《<客家文化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
19.《论大众媒介中字母词的分级界定与使用》,《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
20.《地方纸媒报道本地重大事件策略分析——以广州地区报纸为例》,《中国出版》2013年。
21.《多维视角与深度探析:美国传播学旗舰学刊论文分析》,《中国出版》2013年。
三、部分主持的研究课题
1.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客家影像文献的族群意识书写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主持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4年度课题《广州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研究》。
3.主持202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返记忆之场:新时期以来电子媒介的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
4.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广东濒危客家民俗文化影像记录与文献整理研究》。
5.主持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培育项目《基于影像记录的濒危客家民俗文化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研究》。
6.主持2014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热点事件词化传播及其舆论引导研究》。
7.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研究》。
8.主持2013年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热点事件报道与广州城市形象提升之关系研究》。
9.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度)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媒介传播的广州区域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四、指导学生研究项目
1.202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增进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
2.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媒介化社会的数字鸿沟——当代农民工子女线上教育调查研究》。
3.2017年度“百步梯攀登计划”一等奖项目《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形象变迁——基于〈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46-2016)》。
4.2017年度优硕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基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
5.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广州地区报纸评论版特色调查与内容分析——以〈南方周末〉〈南方报市报〉〈广州日报〉为考察对象》。
6.2010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优秀滚动项目《二十一世纪南方主流报刊语言状况考察之二——中西方报刊新闻跨文化比较》。
7.200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二十一世纪南方主流报刊的语言状况考察》。
8.200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南方传媒中的广告分析——以〈南方周末〉为例》。
联系方式:705m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