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涌于风起,风起于阳光。在太阳的力量下,小草茁壮生长。
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举办。这次活动的成果,不仅有社会各界人士倾力支持,而且是有我校的师生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保证了这场活动的顺利进行。
大风起,云汹涌。我们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志愿者一点点地被这场“大风”呼涌到比赛会场的各处,为这场盛大的活动增添着自己心中的雨点,共同绘制了一道绝美的彩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志愿者们在这次活动中的心路历程吧!
回顾我的志愿者生活,真是充满着快乐和艰辛。我的工作组是颁奖晚会组中的礼仪组,还记得第一天的训练,负责给我们排练的张导仍然是斗志昂扬的,而我们心中,也充满了信心。但是随着排练时间越来越密集,每天排练的内容说变就变,无聊又耗费精力的排练让很多人都退出了礼仪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留到了最后,我相信这些人绝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志愿时,而是一种身为华工人的奉献精神。在这里,我看到了举办一次大型活动的不易,也看到了华工人的团结和智慧。每个华工人都像一个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推动大赛圆满举行。颁奖晚会那天,我负责带领亚军上台。在那里,我看到了世界一流的人才,而我心里也暗暗地想,下一次,希望能以获奖者的身份再一次站上颁奖晚会的舞台。
——环境与能源学院19全英中澳班王馨莹
坐在全场最佳观赛位,和大神级评委老师同席观赛,赛前和评委老师话家常,赛时见证评委老师的第一反应和精彩点评,第一时刻前排见证第六届全国互联网+大赛的冠军诞生。今天没有凡尔赛!这都些都让我我真真切切感到幸运与骄傲。对!互联网+冠军争夺赛志愿者就是这么有牌面!3000+志愿者奋战150+天全力打造一场绝对严谨又充满大学生创造活力的国际赛事。我也从之前最最普通的观众走到幕后,特别荣幸地成为那1/3000。亲历其中才真的懂得筹备一场大型赛事和大型晚会有多不容易。临近大赛,体育中心志愿者一整个星期朝九晚十的勇仔生活,全天候随时准备上场演练,下场后无数场从外表仪态到技术工作的培训随时展开。一个星期,我们不断修改话术,模拟投票系统崩溃、网络崩溃,不断调整预案推翻再来推翻再来…就算到冠军争夺赛开始前半个小时我们都还在完善预案。一个星期“较真”和坚持,做好最坏的打算最终迎接最顺利的结果。我们可以自豪的说:11.18冠军争夺赛顺利结束!从赛前准备到比赛进行时,每一环节都是“大学生创新”味。导演们要考虑很多东西,而更多细节是需要靠我们志愿者在工作中去发现去提建议。就算那几天一直喊着“勇仔打工人”,但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去尽量把这件事做到尽可能好,而不只是单纯地被指挥去做志愿工作。像这场大赛的初衷一样,我们大学生可以一直在创新。创新不在别处,就在我们为了更好工作生活的改造里。就像导演第一天说的那样,幸得华工有这样的实力,我们才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去见证一场大赛的诞生和辉煌。幸为华工人,我们都将走在创新的路上!奔跑吧!勇仔!
——环境与能源学院20大类二班王子淇
互联网加大赛已经过去了几天了,生活也慢慢回到了从前。但是没有排练的日子,还是有那么点小不习惯。
最初在志愿者刚开始报名时,我便激动不已。因为这是刚在入学时便已久闻的超级大赛。作为大赛的承办方,我为华工深深地感到骄傲!为了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我在熊教授的建议下,选择了冠军颁奖的场务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再进入场务组微信群不久后,我又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短信,通知我成为了表演组的成员。就这样,我就这样一脸懵逼的被调剂到了表演组。说实话,对于我这个一心向学的同学,来说天天去排练,没有时间去学习,简直是比杀了我还难受。但是想到表演组代表的,可是华工的脸面!加上负责人学姐的耐心开导。我便放弃了换组的机会,毅然决定留在表演组。在经历了长期枯燥的体育馆训练后,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学校登上中心体育馆进行排练。
于是学校也给我们提供工作餐了……这简直是穷人的幸运,干饭人的狂欢于是原来几位饭量并不大的小伙伴,纷纷跟我一同把工作的劳累发泄在了饭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蛤蛤蛤蛤蛤蛤。(浪费终结者)
其实对于我来说,干饭也只是一个有趣的片段。真正令我难忘的是与他们相处的时光。一起水群的快乐,一起打工的快乐,一起扯皮的快乐……
感谢每一组负责人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一同努力的伙伴,也感谢来自北京的各位俏皮导演……感谢为大赛付出的每一个人!真是有了你们才能有这一次大赛的圆满结束,也正是你们组成了我们骄傲的华南理工大学!
谢谢华工,让我能够为着百年一遇的赛事进行志愿服务。
感谢同行的每一个人,谢谢。
为窝工打工!为窝工骄傲!!!
——环境与能源学院20大类三班陶晶
我是国际境外交流组(以下简称国际组)的成员。我的名字是马上清,来自19级环境工程3+2中澳班。
一开始以为,国际组是直接面对面地和外国参赛者进行接触,进组才发现完全不一样。因为疫情,境外选手没有来到华工,而是通过ZOOM接入现场直播路演、答辩。为了保障大赛顺利进行,我们国际组的志愿者被分成了ZOOM主持人、ZOOM投屏员、联络员三个小组,而我很荣幸成为了ZOOM主持人的一员,并在培训中一步一步熟悉了ZOOM的操作,学会了作为主持人应有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收获了很多线上主持与直播的英文表达,英文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有趣的是,我第一次听到了我的声音被专业译员同传出来;也在测试ZOOM的设备状态的时候,和译员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当然,志愿者活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项社会活动。除了个人能力的提高、个人经历的丰富,更让我惊喜的是,我认识了很多很多新朋友、收获了很多很多份友谊。有我的搭档郭佳鑫,也有同教室的所有压场老师和竞赛组的各位朋友。是这些朋友,让稍显复杂枯燥的排练过程显得十分有趣,尤其是对临场突发情况的排练中,他们让我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团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理解了3个5方案中的每一个应对逻辑,当然也培养出很多我们同教室的人心照不宣的小默契。哈哈哈,还有,国际组的老师们也很会说话,每天变着花样地来夸我们,真的有被暖到【虽然国际组的餐券真的不如别的组丰富哈哈哈哈哈哈哈】。
总的来说,本次互联网+志愿者之旅很愉快。这一个月,让我有了很多很多细碎而关键的变化,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我会永远记得与各位同好共事的时光。
——环境与能源学院19全英中澳班马上清
那些是漫天闪耀的繁星,是满山灿烂的花朵,是正直年华的我们。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是属于青春的嘉年华,这里血气方刚,这里群英璀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如期举行,我能够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与最优秀的大学生交流,学习最富有创新的想法,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具傲气的风范。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学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提升软件和硬件,几千名志愿者严正以待,为大赛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比赛期间我们全力协助大赛地顺利进行,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团队,我所收获的最大感悟是若能够怀着无限的热情和为世界奉献的赤诚,我们定能在自己的领域上取得巨大的成就,那些如同鲜花绚丽的成果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苦付出。
——环境与能源学院19全英中澳班王纪伦
让我们向在本次互联网+活动中无私奉献们的志愿者致敬!正是因为这群最可爱的人们,我们华南理工大学才能顺利举办这场活动,谢谢你们!
文/钟俊杰 方上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