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9时整,“世界湾区生态与环境高端论坛” 开幕式及特邀报告会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音乐厅举行。与会人员有中国科协领导、广东省领导、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全体成员、世界湾区生态与环境高端论坛参会代表等。本次论坛的开幕式由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爽主持。
开幕式伊始,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进行了欢迎致辞。他表示华南理工大学非常荣幸能承办此次世界湾区生态与环境高端论坛,他希望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学校与各个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做出贡献。紧接着,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发表致辞,他表明希望此次高端论坛能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势能,激发区域创新协同发展。随后,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发表致辞,他表示此次世界湾区高端论坛旨在吸取广大国内外院士的真知灼见,吸取其他湾区的绿色发展经验,广交各界英才朋友,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建设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开幕式的最后,中国科协、省、市领导及9+2地区和城市代表为联盟揭幕,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为理事长单位颁牌。至此,开幕式圆满结束。
9时40分,高端论坛特邀报告会正式开始。来自密西根大学的Glen Daigger先生进行了主题为《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Infrastructure》的英文报告,他指出国家的水管理体系必须变得更节约才能支持未来的水资源提供,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三大特征。最后,他具体分析了中国面对水资源保护的已有优势和发展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第二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贺泓先生,他的报告主题是《自然界中的环境催化》。他就光催化净化NOx、光催化净化NH3、常温催化分解臭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报告,为污染气体的净化提供了科研方向。第三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台湾大学的蒋本基先生,他的报告主题是《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hemistry Principles for Circular Economy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他具体阐述了绿色化学的理论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建立了可循环的商业发展模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展望。
第四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冯玉杰女士,她的主题是《微生物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机遇与挑战》。她讲述了团队进行了数十年研发,经历了四次改良最终得到了MES水处理技术,并阐述了该成果对于污水处理的优势 。第五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崔保山先生,他的报告主题是《大湾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调控》。他对中国滨海湿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生物连通修复模式、微地形修复模式 以及水文连通修复模式等植被修复技术和互花米草控制技术。第六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陈景文先生,他的报告主题是《环境水体中化学品光化学持久性的模拟预测》。他揭示了水环境光化学机制,构建了预测环境水体中微污染物光化学持久性参数的模型,使预测准确性提高了数十倍,令环境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可信。第七位是来自南开大学的祝凌燕女士,她的报告主题是《有机磷酸酯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与放大》。她具体阐述了OPEs的生物富集规律及影响污染物生物放大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化学物质的富集性提供了借鉴资料。最后一位报告者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陈建民先生,他的报告主题是《细颗粒物爆发增长中的大气化学问题与挑战》。他提出细颗粒物爆发增长的主导化学驱动因子分为三类,根据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发现了高浓度过氧化氢和硫酸盐的成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至此,上午的高端论坛报告会圆满落下帷幕。
14时整,第二次“世界湾区生态与环境高端论坛”于B4-215拉开帷幕,由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主持。首先由胡芸教授带来的《生态智慧城市建筑体系项目介绍》主题报告,她所提出的生态智慧城市建筑体系模型具有很好的生态融合性和节能减耗的特点的观点,为城市的智慧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下一位进行报告的是陈光需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催化反应中的纳米材料的表界面化学》,他的发现很好地为新催化剂的出现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位进行报告的是刘炜珍教授,她的报告主题是《工业危废中物相转变调控及重金属分离机制研究》,该报告就如何对部分工业危废的处理进行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位进行报告的是陈培榕教授,他带来的报告是《小孔铜基分子筛催化净化NOx低温机理研究》,该报告为NOx的低温机理研究提供了借鉴。第五位进行报告的是陈燕教授,她的报告主题是《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interface in (electro) catalysts》,她的报告对催化剂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六位进行报告的是杨成浩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他的报告对金属硫化物和钠离子关系做出了分析。第七位进行报告的是严克友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新型钛矿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该报告对钛矿电池的应用提供了参考。第八位进行报告的是陈宇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新型中低温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存储》,他的报告就中低温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存储做出了分析,为人们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九位进行报告的是蒋仲杰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等离子技术在低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和改性中的应用》,他的报告同时对燃料电池的材料制备和应用做出了分析。第十位进行报告的是康雄武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 Nanomaterials by Surface and Interface Engineering》,他的报告对纳米材料的活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表面和界面工程可以提高其活性,并对此做出了分析。
至此十位报告人的报告全部结束,报告者们就所有报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并且国外的专家也对此次报告做出了高度评价,对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的专业性与前沿性进行了称赞,同时对部分报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建议。至此为本次论坛会圆满结束。
图/信息中心 陈雨晴 方上铨 文/信息中心 陈雨晴 方上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