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下午,环境与能源学院,新能源研究所,能源存储与转换团队组织两场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刘江老师主持,同时吸引了新能源研究所的诸位老师和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到来。
首先,北京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孙励新以“Dig deep into microstructures:
a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 on extended defects in reducible oxide materials”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了固体缺陷的经典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孙励新博士从motivation、computational modeling、dislocation in CeO2方面讲述了点缺陷和微观结构(表面,位错)对功能材料的性能影响,包括:铁的缺陷集群演化机制,氧化铈,钛酸锶的位错离子导电率,以及点缺陷对钙钛矿LaCoO3表面稳定性的影响。
然后,北京大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物理博士、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广东省杰出青年获得者王新炜以“Atomic Layer Deposition”为主题,从ALD概述、ALD在微电子学方面的应用、ALD的化学组成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ALD研究进展四个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原子层沉积(ALD)等镀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两场学术交流,开拓了新的视野领域,激起了老师同学们的求知欲,更让我们明白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力争上游。
图文/团总支、研分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