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环境与能源学院十周年院庆暨协同创新论坛活动在大学城校区隆重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志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刘丛强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陈勇院士、华南理工大学陈克复院士、清华大学937项目首席专家韩敏芳教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谢品华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刘定平教授、学校各部处负责人、兄弟院系负责人、公司企业代表、毕业校友、环境学院师生共200余人加了本次活动。
到场领导和嘉宾首先为学院新院徽进行了揭牌,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新院徽的帷幕缓缓拉开。新院徽整体为圆形轮廓,蓝白相间,中英文对照,象征着蓝天白云和谐美满的景象,寓意着环境与能源学院肩负的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使命。紧接着嘉宾还为环境与能源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的揭牌,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必将推动学院环境与能源学科再上一个台阶。
揭牌之后庆典移步到B1楼的学术报告厅举行。大会由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到会的领导嘉宾,并代表学院,对到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以及重返母校的校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回顾了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诚挚的感谢所有为学院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同时期待学院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华南理工大学党志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学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他谈到,十年来学院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能源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长足的发展。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学子们也已经开始在环境与能源等行业崭露头角,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对此,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并希望学院的师生能把握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刘从强院士在会上高度赞扬了环境与能源学院在学生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示会继续关心、关注学院的成长。梁镰銮老师作为老教师代表致辞,郭军勉同志作为优秀校友代表致辞,他们共同表达了对学校和环境与能源学院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祝愿。
在特邀嘉宾学术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陈勇院士向在场嘉宾展示了“城镇矿山”的可信性,他表示“城镇矿山”重在三创新——观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的陈克复院士则作了题为《我国造纸工业的水污染控制现状及发展》的报告,得出“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来提高整体水平”的结论。清华大学973首席专家韩敏芳教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谢品华院士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刘定平教授分别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做了有关能源领域战略性新型产业研究、环境污染光学监测新技术、高效烟气脱硫技术等方面的讲座。
环境与能源学院十年来取得的进步,离不开各级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校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在校师生教师的倾力付出和努力奋斗。在未来的日子中,期待环境与能源学院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坚定不移自己的发展路线,再创下一个辉煌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