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团队

团队着眼于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当前我国重点城市群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面向区域、行业的大气污染问题,坚持聚焦科学前沿,在大气环境和污染控制领域的污染源排放、污染形成机理、健康效应、削减技术及控制策略、大气环境管理及辅助决策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凝练形成了大气污染物源辨识及复合污染形成机理、环境催化技术与新型大气污染物控制、工业废气净化理论与技术和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研究四大学术方向。

近五年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863计划2项和子课题3项,教育部、环保部和广东省科技项目23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以及其它项目73项,到校经费36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60篇(一、二区32篇),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其它论文96篇。授权专利26项。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5项。承担建设中国环境科学会挥发性有机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负责人:叶代启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包括毒害性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污染控制,固定源氮、硫氧化物控制和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团队成员 


黄少斌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生物过滤方法脱除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反硝化机理与工业化研究;高效生物膜废水处理与水回用技术研究;废水的硝化和反硝化机理研究;水处理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及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热消化无害化技术研究等。 

黄碧纯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毒害性有机污染物高效催化降解、环境催化新材料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永清

中山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涉及废水化学处理新型反应器及其理论、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基础。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废水高级氧化处理理论与技术;难降解有机物的原位化学降解;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生物过滤、氧化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朱云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气环境健康效益及治理成本分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大气环境模拟及辅助决策系统、大气模型数据挖掘及展示、危险废物转移监管及应急救援系统、机动车排气检测监管系统、环保资金管理系统、环境知识建库、环境信息系统规划、环境信息系统标准或规范编制等与先进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及模型模拟技术相关的环境管理与辅助决策研究领域。 

赖森潮

德国美因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海洋边界层大气化学、区域大气污染和全球大气观测等方面的研究。 

付名利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方向研究,包括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开发,有毒有害有机物催化净化技术等。

张颖仪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协会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分析与大气气溶胶方面相关研究。

 陈礼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副教授。从事催化理论和技术方向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温室气体的催化转化、绿色能源催化转化等。  

吴军良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挥发性有机物的等离子体催化净化及吸附催化新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