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始于 1932 年勷勤大学,为华南地区唯一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建筑学科之一,历经勷勤、国立中大、华南工学院,建筑教育从未间断。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为学科重要开创者和缔造者,学院培养大批杰出人才,孕育了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吴硕贤等四位院士和袁培煌、饶维纯、黎佗芬等十五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台湾地区的贺陈词、杨卓成(中正纪念堂设计者),香港的李允禾(《华夏意匠》作者)等著名建筑学者校友。

    学院现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拥有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方建筑》编辑部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第一批建筑学博士点并发展至全学科,目前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

    拥有水平高、学缘广、梯队合理、团结协作紧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23人, 其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58人。博士学位97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3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全国勘察工程设计大师3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香江学者计划”入选2人。拥有全国建筑类高校首支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办学立足岭南,突出亚热带地域特色,厚基础、深发展、国际化。以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基础,强调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卓越的设计实践能力。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拔头筹,获得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全能竞赛、2021年迪拜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总成绩冠军,获第三、四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冠军等一系列重要设计竞赛佳绩。教育部建筑学(城市设计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教育项目、国家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实施将学院国际型人才培养推进到新的高度。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学院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特色突出,蜚声中外。设计实践作品享誉国际,创作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等国家级标志工程,以及2010广州亚运会南沙体育场馆和游泳跳水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广州琶洲西区城市设计等大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工程,众多教师获得国际国内奖项。综合水平跻身国内前列,在全国拥有较大影响和良好的声誉。(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24年4月)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