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广东省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认定的82家创新联盟中的一家。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均为华南理工大学,理事长为李烈军教授;同时联盟示范建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立项(项目编号2017B090907015),项目负责人为李烈军教授。
1、联盟名称、组织原则和组建宗旨
(1)联盟名称:
广东省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联盟组织原则:
以自愿为入盟、退盟原则,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产业发
展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和共享平台,进行协同创新。
(3)联盟的组建宗旨:
团结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教育、科技、产业、服务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
策;
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技术上的联合创新、学术上的自由交流;倡导求实、创
新、团结、协作精神;
形成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发挥特长的合作模式,合理配备资源,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
解决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瓶颈问题,提高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水平,促进特殊钢及汽
车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联盟按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相关文件组建,联盟接受广东省科技厅的领导和指导。
2、联盟的目标、任务
联盟的目标:
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通过企业与学校的优势互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加快学
校技术向企业的转移,集中整合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资源和技术,以汽车零部件用特殊钢钢材
品质升级为基础,以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为手段,以精品理念贯穿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全过程,
最终形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制造及深加工工艺和能力提升体系、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品
质评价指 标体系,特殊钢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全程跟踪与质量溯源网络公共平台,以及特殊钢及汽车零部
件产业经济与政策咨询平台,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加快广东冶金、材料科技进步,实现自主知
识与技术创新,进一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联盟的任务:
1、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
依托申报单位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
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服务机构、汽车零部件产业相关上下游企业等创新资源,经
过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2、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共建内容及计划
a)成果转化。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初期,以联盟成员为主体,以汽车核心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为载体,
以“政产学研用”为成果转化方式,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和深加工相关项目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
b)科技技术服务与攻关。联盟运行初期主要工作内容:1、联盟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与汽车零部件
生产、制造和深加工项目相关的技术、行业和政策信息及成果共享,并完善相关科技技术服务制度。2、
针对汽车核心零部件性能升级关键控制技术,以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技术
支撑,进行科技攻关,破解技术瓶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c)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联盟平稳运行期主要工作内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基
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加强汽车零部件生产及深加工技术方面的培训教育;2、相关人才队伍保障政
策的完善;3、紧缺人才的引进及引进机制的完善。
3、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a)结合汽车零部件用高品质特殊钢的服役环境及其性能要求,凝练、筛选并总结当前汽车零部件及其用
钢材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b)基于“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实施技术合作,共同解决当前汽车零部件及其用钢材的共性技术、核心
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以往研究成果,形成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发
挥特长的合作模式,合理配备资源,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
c)推动技术转化和成果应用,吸引创业资本投资,加速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直接推动特殊钢
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联盟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联盟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组成。其中,联盟的决策机构是联盟理事会;联盟由秘书处
负责日常运作;工作人员由理事长提名,经联盟理事会讨论决定组成人员;专家委员会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
组成人员,由理事长聘任
(6)秘书处
秘书处为联盟的常设办公机构,协助理事会管理联盟日常事物,由理事会负责考核秘书处的工作。主要职责有:
起草理事会文件、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
组织召开各项会议和活动,组织协调各项目组的工作;
负责联盟财务管理、接待后勤、宣传公关、日常事务等。
秘书处设在华南理工大学,秘书长1名,由理事长任命。组成人员如下:
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李烈军
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 朱德智
副秘书长:谢白玉 周峰
成员(华南理工大学):高吉祥、周峰、孙海波、彭政务、陈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