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人人会应急、人人会急救”安全和谐的社会,提高整个社会安全韧性和公众的安全感,近日体育学院联合广东省红十字会在西区体育馆举行“心肺复苏”等应急培训。体育学院教职员工共30余人参加培训。
中国每年约有55万人经历心脏骤停,且80%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家中。心脏骤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脏骤停一旦发生,把握“黄金四分钟”,尽早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举办急救知识培训,是为了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让更多人掌握急救要领和技巧,不但要“会救人”,还要“敢救人”,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保护身边人的生命安全。
理论培训
实践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分为理论讲习与实操练习两部分。广东省红十字会生命链急救团队介绍了急救的基本概念,说明了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如何确认现场环境并进行呼救,讲解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的救援流程,并利用心肺复苏模型讲解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的基本要领,以及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
在实操环节,现场学员以5人为一组,分批进行心肺复苏演练,红十字会团队人员一对一进行教学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让大家在练习中逐步掌握高质量急救的要点。
人人会应急、人人会急救。本次急救培训让参训人员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提高了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救和救人能力。参训人员表示,要把学习到的急救知识传递给身边人,共同巩固提升学校公共体育教学安全意识和技能。
(图/文:戴伟川、张新江,初审:张俊英,复审:霍德利,终审:万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