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关于组织申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的通知

发布者:朱晓萍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10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工作部署,促进文文交叉、文工交叉,培育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增长点,做大做强特色优势领域,学校设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通过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贡献“华工力量”。

一、资助计划

支持团队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有可能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作出“华工贡献”的学术领域、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的冷门绝学、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进行设题研究。申报团队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围绕以下重点领域拟定具体团队项目名称申报:

1.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诠释

2.乡村振兴、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研究

3.城市学研究,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城市更新与城市群建设、建筑历史及思想文化等领域研究

4.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研究

5.智慧司法、数字法治等领域研究

6.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科技与社会等领域研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等领域研究

8.区域国别、国际战略、国际传播及国际组织研究

9.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研究

10.其他有可能做强优势特色的领域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团队设1名负责人,核心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须实质性参与合作研究,前期有一定合作基础。创新团队所依托主要学科为哲学社会科学,鼓励文工交叉、多学科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前期在本领域已积累一定基础。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申报团队须论证并选定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有清晰明确的研究思路、目标及实现路径,有相关前期研究基础支撑。

3.每位申报者限申请1项,申报者及核心团队成员不可参加其他团队申报。已申请本年度重点科研平台建设І、Ⅱ类项目的,不得申报创新团队项目。

202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不参加本年度团队项目申报,考核优秀等级的自动进入本轮资助。

三、立项规模

拟资助团队项目10项左右,分І、Ⅱ类团队建设,其中Ⅰ类团队每年资助20万元建设经费;Ⅱ类团队每年资助10万元建设经费。自立项后次年开始,每年进行考核并视建设情况确定是否继续资助,连续支持一般不超过3年(含3年)。

四、任务要求

本项目主要支持标志性成果产出,在3年建设期考核任务中І类团队至少选择两项,Ⅱ类团队至少选择一项: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或重点项目2项、出版特色领域丛书3部、发表顶尖期刊论文(A类及以上)不少于4篇、获教育部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1项、培育国家级人才1人。发表或出版成果须作标注,考核按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果产出计算。

五、工作安排

1.2025年11月10日前,申报团队提交《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书》及《申报汇总表》,包括盖章纸质版材料一式7份和电子版。

2.2025年11月20日前,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完成申报答辩和评审工作,报学校审定后公示入选团队名单。

 

联系人:朱晓萍、李鹏飞,联系电话:87110383  87110356;邮箱:scuta21@scut.edu.cn。

 

附件:1.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申请书.docx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申报汇总表.xlsx

  

社会科学处

2025年10月28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