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开题报告会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1-30 浏览次数:52

报告会现场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致辞
课题组首席专家、华工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吴国林教授作开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主持报告会
与会专家学者与会专家学者

    1月7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华工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处徐青森处长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评审专家和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的子课题负责人及校内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报告会,会议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一级教授和社科处负责人主持。
    张振刚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而且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将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大学生构建丰盈完整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对于大学生探索浩瀚的知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作用,对于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谈及技术哲学对于理工科大学的意义,张振刚副书记做了独特的解读和理解:技术哲学首先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存在,对于人们开展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生产实践、科学发明等提供程序性知识,具有技术性和技能性的指导作用;其次是作为一个学科系统而存在,为我们提供关于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陈述性知识体系;再次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而存在,对于我们如何进行问题的建构和解构,开展多元性、直接性和现实性的设问以及跨学科、建设性和操作性的应答,提供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路径和策略选择与规律性、程序性和创新性的方法论指导;最后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而存在,给我们以精神动力、思想建构和价值判断的引领作用。因此,技术哲学学科所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都将对于理工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乃至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首席专家吴国林教授就项目关键问题、预期成果、研究方案及创新等内容向与会人员进行了汇报。“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项目将在梳理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组织联合攻关,争取在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高水平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项目组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回答了相关提问。其后项目组与专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实施的重点要点和计划任务等内容。
    教育部社科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在总结发言中对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在适度控制成果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争取产出具有重大创新的优秀成果;二是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要多沟通,搭建起交流平台,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三是除了出成果外还要出一批创新人才,通过派遣成员“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培育优秀青年人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