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1. 魏先鹏、安然(2012)我国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研究概略,海外华文教育,2012(12)。
2. 安然、魏先鹏(2012)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心理濡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6),47-57页。
3. 刘程、安然(2012)海外孔子学院网站新闻传播案例分析——以美国孔子学院网站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92-596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4. 安然、魏先鹏(2012)论微观环境下的跨文化适应,国际新闻界,2012(6),50-56页。CSSCI收录。
5. 安然、魏先鹏(2012)华裔新生代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载体分析,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4)63-69页。
6. 叶敏、安然(2012) 短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敏感与效力分析研究,高教探索,2012(2),102-106页。CSSCI收录。
7. 廖劲森、安然(2012)海外招生策略的跨文化传播因素分析——以泰国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68-75页。
8. 黄爱平、孙逊(2012)论宋诗话中的“味”,文艺理论研究,2012(5),49-56页。CSSCI收录。
9. 刘程(2012)孔子学院国内研究现状、特点及走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88-92页。
10. 刘程、安然(2012)传播中华文明:孔子学院与“台湾书院”的殊途同归,国际汉语教育,2012(1)。
11. 单韵鸣(2012)广州话用作连接成分的“得嚟”——兼论后置连接成分的语言普遍性,中国语文,2012(3),66-73+98页。CSSCI收录。
12. 单韵鸣 (2012)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的变异,暨南学报(社科版),2012(3),118-124页。CSSCI收录。
13. 单韵鸣(2012)广州话后置成分“得滞”、“乜滞”和“咁滞”的变异,南方语言学(第4辑),甘于恩(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48-154页。
14. 单韵鸣(2012)广州话动词后置成分“添”的变异,粤语研究(第12期),2012年12月。
15. 张仕海(2012)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留学生文化词习得比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6),63-69页。
16. 张仕海(2012)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27),108-112页。
17. 廖爱华、崔淑慧 (2012)留学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2),85-92页。
18. 杨浩松(2012)试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员制度对我国辅导员绩效考评工作的启示,剑南文学,2012(8),264-265页。
19. 杨浩松(201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系探析,华章,2012(9),122-123页。
专著、教材
1.刘程、安然(专著)(2012)孔子学院传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2.安然(执行主编)(2012)来华留学教育研究(201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3.单韵鸣(教材)(2012)图解生活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1. 安然获2012年度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课题:华裔新生代时代特点与公共外交职能承载研究,项目号:2012-ZX-016。
2. 安然获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项目号:12BXW035。
3. 刘程获2012年教育部国际司专项调研项目“英国高校海外招生策略研究”,项目号:教外司来便【2012】65号。
4. 刘程获2012年中山大学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项目“广东文化”,项目号:1204001。
5. 黄爱平获教育部国际司项目“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渗透研究——以诗歌朗诵为模式”,项目号:x2gjN2120060。
6. 黄爱平获华工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培养模式的案例研究”,项目号:x2gj2012012。
7. 单韵鸣获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方言的语音与语法”子课题“粤语参考语法”,项目号:x2gjN5121200。
8. 何继军获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我校研究生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x2gjy1120010。
9. 何继军获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华工本科生教学模式研究——以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为例”,项目号:x2gjy1120030。
获奖
1. 安然(2012)论文《华裔新生代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获第12 届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