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
2003年7月1日
一、根据《华南理工大学退(离)休教工协会章程》第三章第十二条,“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根据需要可成立退(离)休教工协会分会,分会理事由小组长兼任。”的规定精神,考虑到我校离退休人员(以下简称老人)规模愈来愈大的新情况,拟按院系及老人较多的系统和单位建立退协分会,分会全称为“华南理工大学退(离)休教工协会某某某某分会”或简称“华工退协某某分会”。分会下设小组。
二、分会设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百人以上单位可增设副主任,正副主任和委员原则上均由小组长兼任。分会的主任、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征求本人意见,会员会议通过的程序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分会主任主持全面,委员分工负责宣教、文体、经费收支和生活保健等工作。分会主任要主动争取校退(离)休教工协会(以下简称校退协)、校离退休工作处特别是所属单位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分会主任是所属单位离退休工作小组的成员。
三、退协分会本着“团结、责任、服务、奉献”的精神开展工作。围绕所属单位的中心任务,协助所属单位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开展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反映老人的呼声,维护老人的权益,关心并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分会工作要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协商的原则。
四、根据校退协每年布置和下发的活动计划,结合所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分会的年度活动计划。活动安排要适合老人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坚持量力而为,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不要过于频繁。
可大致安排如下一些活动内容:
1.根据离退休教工党总支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离退休教工党支部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适应老人生活特点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广大离退休人员在政治思想上跟上学校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组织老人参加退协举办的文化、科学、文娱、体育、保健等各种学习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动员更多老同志向《华南理工大学离退休教工通讯》投稿。
2.为实现老有所为,分会要动员广大离退休人员根据自己原有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以及身体状况,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特别是要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到校退协的办学实体——继续教育学院教学二部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根据所属单位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配合关工委分会,调动更多老同志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所属单位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做贡献。
3.按照老人特点,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鼓励老人坚持适合自身状况的体育锻炼,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娱活动。组织本分会老人积极参加校退协举办的各种文体方面的培训、比赛和演出活动。不断增进身心健康,实现老有所乐,舒解由于年龄逐渐增大所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
4.以分会为单位建立健康联络网。按分会居住在不同地域的老人组成健康联络点。分会推举年龄相对较轻,身体相对健康的老同志作为健康联络员,及时了解所在地域老人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向分会反映,给予关心帮助。分会要会同所属单位领导慰问生病住院的老同志。
5.分会要组织向老人生日表示祝贺,“三、八”节要向老年妇女表示祝贺,祝贺的方式方法由各分会自行确定。
6.分会和下属小组的活动可有分有合,灵活多样。分会组织活动要充分考虑各小组的特点和意愿;下属小组也要有全局观念,服从分会的组织安排,充分支持分会的工作。
7.分会活动年初要有书面计划,年终要有书面总结,两者都送一份给校退协。分会要推举确定一名通讯员经常将退协分会的活动情况用稿件的形式向校退协宣教部反映。
五、分会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所属单位对离退休工作的支持。为此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关心所属单位的改革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看作办高水平大学的必需。要求所属单位支持,要实事求是,既要看需要,也要看可能。为此,就要与所属单位的领导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
六、退协分会要正确处理同离退休教工党支部和关工委分会的关系。三者都是老人或以老人为主体的组织,大部分活动都是在一起的;但是各组织又各有自己的作用特点和活动内容。它们在所属单位离退休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各有侧重,协调配合,共同为做好老人工作,推进老人事业,促进学校发展作贡献。必要时,可在支部书记的主持下,三方共同商量如何互相配合、组织和开展活动。
七、要管好用好活动经费。活动经费按70%下达退协分会,由退协分会掌握。分会可下放一部分经费到小组,下放的比例由分会确定。分会的活动经费要开源节流。经费的使用计划要经由集体讨论制定,要有一定的监督制度和透明度。年初有使用预算,年终有使用报表,两者都要送一份给校退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