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冬冬 指导老师:杨显珠 2010年-2014年,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学士 2014年-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工程硕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工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近红外光激活的纳米载体构建及用于抗肿瘤研究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T-1730-2018 |
![]() | 王俊侠 指导老师:杨显珠 2010年-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2014年-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工程硕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工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光调控的聚磷酸酯纳米载体系统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特聘副研究员 联系方式:mcwangjx@mail.scut.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T-1768-2018 |
![]() | 张亚茹 指导老师:杜金志 2009年-2013年,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2013年-2016年,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工学硕士 2016年-2017年,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研究员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工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功能化纳米颗粒介导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 |
![]() | 黄秋月 指导老师:杜金志 2013年-2017年,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学士 2017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主要从事纳米马达增强肿瘤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
![]() | 时霄霄 指导老师:杜金志 2013年-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理学硕士 主要从事纳米药物载体在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靶向纳米颗粒用于脑部肿瘤的研究 联系方式:201720151205@mail.scut.edu.cn |
![]() | 张丽婷 指导老师:杨显珠 2013年-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理学硕士 主要从事肿瘤酸度激活的靶向纳米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递送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mszhanglt@mail.scut.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T-1766-2018 |
![]() | 罗英丽,生物材料博士2010-2014,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学士 2014年至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颗粒介导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干预巨噬和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luoyingl@mail.ustc.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A-8522-2015 |
![]() | 刘晶,细胞生物学博士2010-2014,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2014年至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载体用于药物递送的研究 所获奖励:光华奖学金(2015年) 联系方式:mojji@mail.ustc.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A-8854-2015 |
曹志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2009-2013,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学士 2013-20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药物载体表面特性和体内命运相关性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caozt@scut.edu.cn 所获奖励: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生特别奖学金一等奖 2015中国生物材料大会“青年学者奖” 2016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 | |
王继龙,生物材料博士 2009-2013,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 2013-20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材料专业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载体表面PEG化程度的控制及其在药物递送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wjl123@scut.edu.cn 所获奖励:2014年-2017年 校一等学业奖学金(共四次) 2015年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
沈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07 – 201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士 2011 - 20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共输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shensong@scut.edu.cn 所获奖励:2014 年智造顺德奖学金、2015 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年会优秀论文奖、2016 年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奖、2016 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16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2016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 | |
李洪军,生物材料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2012-10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抗肿瘤多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lihj0816@scut.edu.cn 所获奖励:2014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光华奖学金,2015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奖,2016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6牛津仪器明日之星奖学金、2016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详细论文列表:https://orcid.org/0000-0002-1765-8445 | |
许从飞,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8-2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 2012-20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小干扰RNA纳米递送载体及其肿瘤治疗应用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所获奖励:2008年 校“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 一等奖(发表在《中国科大报》、2009年-2011年 校优秀学生奖学金 银奖(共三次)、2012年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特别奖学金 一等奖、2012年 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部第一届年度研讨会优秀报告奖、2014年 “第三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IPCD 2014)荣获生物大分子杂志(Biomacromolecules)最佳墙展报告奖、2015年 中国生物材料大会”荣获“Rapid Fire Poster Award”、2015年 光华奖学金、2016年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优秀毕业生 联系方式:xucf@scut.edu.cn | |
刘洋,生物材料博士 2007-2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生物材料专业,理学学士 2011-2017,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专业,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阳离子脂质辅助纳米载体输送核酸药物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Postdoc at Wake Forest University 联系方式:liuyangf@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 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金、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I-8643-2014 | |
孙蓉,生物材料博士 2006-2010,安徽大学,应用化学理学学士 2010-20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物材料学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载体同步输送药物用于肿瘤干细胞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杭州科技学院 现联系方式:asunrong@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2010年新生优秀奖 详细论文列表:https://www.researcherid.com/rid/P-2752-2014 | |
孙春阳,生物材料博士 2006-2010,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2010-2015,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专业,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肿瘤微环境pH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 毕业后去向: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联系方式:chysun@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2013年光华奖学金、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 | |
刘伟为,化学工程硕士 2003-2007,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理学学士 2008-2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纳米药物和生物材料实验室,实验员 2011-20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调整胶束表面聚乙二醇接枝密度用于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研究员 现联系方式:liuweiwei5963@163.com 所获奖励: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奖学金、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奖 | |
王红霞,生物材料博士 2005-2009,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理学学士 2009-20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学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载体输运siRNA克服系统给药屏障 毕业后去向:Postdoc of Columbia University 现联系方式:whx0810@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2012年荣获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Young Scientist”奖、2013年获“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求是奖学金”、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 |
都小姣,生物材料博士 2005-2009,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专业,学士 2009-20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专业,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肿瘤微环境响应药物载体的设计和应用 毕业后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优秀奖(2009年) | |
朗姝瑶,化学学士 2009-20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化学学士 学士学位论文:侧链含不同氨基的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pH敏感响应性的探究 毕业后去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现联系方式:langsy@mail.ustc.edu.cn
| |
李来胜,高分子科学硕士 2001-2005,安徽医科大学,理学学士; 2006-2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小干扰RNA和药物输送纳米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研究生; 现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现联系方式:lilaisheng@gmail.com | |
唐凌燕,细胞生物学硕士 2002-2006,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学士 2006-2009,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细胞生物学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磷酸酯的高分子作为药物及基因输运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安徽省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联系方式:tlyfly2012@gmail.com | |
李阳,生物材料硕士 2004-2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8-2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可官能化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侧基修饰 毕业去向:网易 | |
汤睿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2010,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基地)学士 2010-2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混合纳米胶束作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给药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法国国家研究院(CNRS)蒙彼利埃分子遗传研究所 现联系方式:trzlf@mail.ustc.edu.cn | |
王珊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201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士 2011-20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双乳化法制备的小干扰RNA纳米药物制剂冻干工艺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现联系方式:yjshan@mail.ustc.edu.cn | |
程静,高分子科学博士 1999-2003,安徽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3-20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硕士 2006-2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北京市理化测试分析中心 现联系方式:chengcan999@yahoo.com.cn | |
卢珍珍,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0-2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4-2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层层组装聚磷酸酯与质粒多层膜作为可控基因传递体系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zzlu@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华奖学金(2008年) | |
| 吴 卷,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1-2005,合肥工业大学化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5-20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聚磷酸酯纳米凝胶作为抗癌药物输送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juany@mail.ustc.edu.cn |
王育才,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1-200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5-20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聚磷酸酯的控制合成及其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毕业后去向: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qingbo62@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0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09年)、获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09最佳墙报奖(2009年)、东港奖学金(2007年) | |
杨显珠,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2-2006,合肥工业大学化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6-2011,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小干扰RNA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及其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yangxz@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华奖学金(2009年) | |
孙天盟,生物材料博士 2002-20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士 2006-2011,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生物材料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药物载体输送小干扰RNA和化疗药物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suntim@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2011年)、通用电器基金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华奖学金(2008年)、研究生创新基金(2008年) | |
杜金志,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2-20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6-2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可降解高分子纳米颗粒及其作为药物输送载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 djzhi@mail.ustc.edu.cn; djzhi83@gmail.com 所获奖励:2011年通用电器基金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11年远东企业奖、2011年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0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09年东港奖学金、2006年航天信息奖助学金 | |
王 峰,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3-2007,合肥工业大学化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学士 2007-2012,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响应性金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用于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 fengw420@gmail.com 所获奖励:“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华奖学金(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第四届生命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年) | |
宋文婧,生物材料博士 2003-2007,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材料化学学士 2007-2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基于RNA干扰技术的核酸药物及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 shaner_swj@163.com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2012年)、安徽省优秀毕业生(2012年)、教育部2011年度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1年)、2010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010年)、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是”奖学金(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9年)、安徽省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选拔赛特等奖(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港”奖学金(2008年) | |
窦 双,生物材料博士 2003-2007,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士 2007-2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Her2靶向的小干扰RNA药物输送系统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现联系方式:carol@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东港”奖(2011年) | |
刘熙秋,生物材料博士 2003-2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士 2007-2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材料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载体输送核酸药物分子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科学研究院(Grenoble INP, France) 现联系方式: qiuqiu@mail.ustc.edu.cn, liuxiq@minatec.inpg.fr 所获奖励:Poster Award in 9th World Biomaterials Congress (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2012年)、中国科大首届研究生化学学术年会二等奖(2012年)、“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四届生命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葛兰素史克奖学金”(2010年)、“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创新药物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赛区二等奖(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东港”奖(2008年) | |
袁友永,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3-2007,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学士 2007-2012,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聚磷酸酯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 毕业后去向:新加坡国立大学 现联系方式:cheyuy@nus.edu.sg 所获奖励:中国科大优秀毕业生(2012)、光华奖学金(2009) | |
毛成琼,生物材料博士 2004-2008,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理学学士 2008-2013,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基于纳米胶束的Micelleplex输送小干扰RNA用于癌症治疗 毕业后去向:Postdoc of 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现联系方式: maocq@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是”奖学金;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华”奖学金;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 |
熊梦华,高分子科学博士 2003-2007,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工程学士 2007-2013,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智能响应性聚磷酸酯纳米凝胶用于药物选择性传输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现联系方式: huabear@mail.ustc.edu.cn 所获奖励:Poster Award in 9th World Biomaterials Congress (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012年)、“通用电气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012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3年)、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3年) | |
梁石 2002-2007,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 2007-2009,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学硕士(临床型) 2010-201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学博士(临床型) 2012-2014,联合培养,主要从事调控肿瘤微环境的肿瘤治疗研究 毕业去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张梦清 2006-2011,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 2011-2014,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硕士 2012-2014,访问学生,主要从事靶向多肽介导的纳米颗粒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毕业去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现联系方式:zhangmq@sysucc.org.cn | |
|
|
江澄涛 指导老师:王均 2011-2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 2016-2020,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mcjiangchengtao@mail.scut.edu.cn | |
陈森飚 指导老师:王均 2012年-2017年,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 2020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生 硕士论文:阿霉素前药和siRNA的无载体材料复合纳米粒的设计及抗肿瘤免疫研究 毕业后去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生 联系方式:201720151687@mail.scut.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s://orcid.org/0000-0002-0528-0342 | |
高竹馨 指导老师:王均、曹杰 2010年-2015年,南昌大学,医学学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 2020年至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 硕士论文:纳米载体共递送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 联系方式:201720151359@mail.scut.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s://orcid.org/0000-0003-0197-9559 | |
陈凯歌 指导老师:王均 教授 2010-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学士 2015-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论文:纳米药物干预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功能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 联系方式:kgchen55@mail.ustc.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J-7621-2015 | |
张厚兵 指导老师:王均 2011年-2015年,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玉章学院,工学学士 2015年-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理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完整性研究 毕业后去向: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联系方式:zhb1992@ scut.edu.cn(zhang1143015010@163.com) 详细论文列表: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2384556/houbing-zhang/ | |
汪旸 指导老师:王均 2013年-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学学士 2017年-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工学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纳米颗粒递送小分子药物和siRNA至肿瘤微环境的研究 联系方式:201720100016@mail.scut.edu.cn | |
章望成 指导老师:王均 2012年-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2017年-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理学硕士 2020年至今,广州科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硕士论文:纳米限域组装策略构建高效siRNA递送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广州科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联系方式:201720151250@mail.scut.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s://orcid.org/0000-0002-9162-0277 | |
柳岸 指导老师:王均 2009年-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学士 2013年-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 2015年-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利用纳米载体递送抗体及小干扰RNA药物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 毕业后去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讲师/研究员 联系方式:willowla@mail.ustc.edu.cn 详细论文列表: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A-8840-2015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