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的价值:为什么你用 AI 提升自我不明显? |
发布时间: 2025-08-05 浏览次数: 10 |
“学了 AI 提示词,工作效率没涨多少”“买了 AI 翻译耳机,薪资还是原地踏步”…… 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明明用了 AI 工具,也跟着学了新技能,可期待中的竞争力提升却总是 “不明显”。这背后,藏着一个关于 AI 赋能价值的核心原理,今天我们就用公式把它讲透。
1.先搞懂:AI 赋能的两种基本形式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们提到,AI 对人的赋能本质上只有两种形式:突破能力边界(比如让不会画画的人用文生图工具创作)和提高效率(比如用 AI 快速整理会议纪要)。理论上,只要使用 AI,每个人都能获得这两种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用 AI,有人能借此跳槽涨薪,有人却只觉得 “多了个工具”?答案就藏在 “AI 赋能价值” 的计算逻辑里。
2.核心公式:AI 赋能价值 = 赋能效果 / 同类能力人数 AI 赋能的价值高低,并非只看 AI 工具本身有多强大,更关键的是要看 “你用 AI 获得的能力,有多少人也能获得”。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来理解:AI 赋能价值 = 赋能效果 / 同类能力人数 这里的 “赋能效果”,指的是 AI 帮你突破的能力或提升的效率(比如用 AI 生成 PPT 节省了 2 小时);而 “同类能力人数”,则是指在你关注的领域(比如职场、行业)中,同样能用 AI 获得这种能力的人数。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 · 当 “同类能力人数” 越少,哪怕 “赋能效果” 一般,AI 赋能价值也会很高; · 当 “同类能力人数” 越多,哪怕 AI 工具再强大,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价值也会被稀释。 3.用案例拆解:为什么你的 AI 技能 “不值钱”? (1)案例 1:通用大模型技能的价值变化 早期大家刚接触 ChatGPT 等通用大模型时,会用 prompt(提示词)的人寥寥无几。这时 “用 AI 写文案、做分析” 的能力稀缺,“同类能力人数” 极少,所以懂提示词的人能快速凸显价值。 但随着各类 “3 天学会提示词”“AI 智能体入门课” 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掌握了这些技能。此时 “同类能力人数” 激增,即便 AI 的 “赋能效果” 没变,每个人的 AI 赋能价值也会大幅下降 ——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学完提示词,你会觉得 “没提升竞争力”。 (2)案例 2:翻译耳机的价值,取决于 “谁在用” AI 翻译耳机能让普通人听懂外语,“赋能效果” 很明确(突破语言障碍)。但如果是导游、外贸销售等高频使用外语的职业,几乎人人都能买个翻译耳机,此时 “同类能力人数” 极多,翻译耳机的赋能价值就很有限。 可如果是医生、工程师这类专业人士,原本因外语短板无法阅读国际文献,用翻译耳机补足后,结合其专业技能(比如能看懂外文医学论文的医生),“同类能力人数” 会大幅减少(毕竟同时懂专业 + 能用 AI 破语言障碍的人更少)。这时,AI 翻译耳机的赋能价值就会变得很高。 (3)案例 3:单一 AI 技能 vs 综合能力 有人学了 “AI 文生图” 就觉得能当设计师,学了 “AI 生成代码” 就觉得能当程序员,但现实是:这些单一技能通过短期培训就能掌握,“同类能力人数” 会快速膨胀,价值自然上不去。 反之,若你是市场营销人员,用 AI 生成图文素材的同时,还能结合行业经验优化内容策略;或是程序员用 AI 生成代码后,能快速排查逻辑漏洞 —— 这种 “AI 技能 + 专业能力” 的组合,“同类能力人数” 会少得多,AI 赋能价值也会成倍提升。
项目验收的靠谱第三方测评帮手,超过30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验收的经验。服务内容:提供软件功能、性能、安全检测,软件项目验收测试,软件产品登记测试等。资质:提供带有CMA、CNAS权威认证的检测报告。市场合作:sales@microcomputation.com 公司地址: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7座9楼903 公司官网:http://www.microcomputation.com/ 联系方式:崔生 13316328117 卢生 13073042423
4.如何让你的 AI 赋能价值更高?关键在 “减少同类能力人数” 想要让 AI 真正提升你的价值,核心不是 “学更多 AI 工具”,而是 “让自己用 AI 获得的能力更稀缺”。具体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 (1)结合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把 AI 作为 “专业能力的放大器”,比如律师用 AI 整理案例 + 自身法律逻辑,教师用 AI 做课件 + 课堂控场经验,让 AI 赋能的能力和你的核心优势绑定,减少 “同类能力人数”。 (2)深耕细分场景的 AI 应用:通用 AI 技能容易普及,但细分领域的 AI 能力更稀缺。比如用 AI 做电商选品的运营,比单纯用 AI 写文案的人 “同类能力人数” 更少;用 AI 分析医学数据的研究员,比会用 AI 做表格的人价值更高。 总结:AI 时代,“稀缺性” 才是竞争力核心 AI 工具会越来越强大,普及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AI 赋能价值 = 赋能效果 / 同类能力人数” 的原理不会变。 与其盲目追逐 “最新 AI 工具”,不如思考:“我能用 AI 获得什么能力?有多少人能和我一样获得这种能力?” 当你让自己的 AI 技能与独特优势结合,让 “同类能力人数” 尽可能少,AI 才能真正成为你的 “竞争力加速器”。 文:黄翰、秦晨含 图: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