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初学者科研小白顶刊拒稿率高!写算法研究学术论文的几点注意事项在写算法研究的学术论文时要注意些什么? |
发布时间: 2021-03-23 浏览次数: 115 |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正在科研路上漫漫求索的你,是否正在为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感到烦恼和迷茫?针对大家写学术论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的一线老师以算法研究为例,精心准备了一些实用的对策。还在为撰写学术论文焦头烂额的你,不妨快来看看这些妙计吧!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科研小白,你是否正在为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而感到烦恼和迷茫?针对初学者们写学术论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的一线老师以算法研究为例,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些实用的对策。还在对撰写学术论文感到手无足措的你,不妨快来看看这些妙计吧! 一、什么时候可以写论文? 当我们研究一些复杂问题的求解,得到了一个好结果时,常常认为一篇好的论文的诞生已经志在必得了指日可待。然而殊不知,这往往可能只是可以写论文的一个起点,并不是意味着基于这个结果写出来的就是一篇好论文。 想写一篇好的算法研究论文,应该想着和学术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发现,例如:是什么使得自己的算法结果好?而且要确保这个“什么”之前没有人做过。前者是对问题求解的学术贡献,后者则是体现研究工作的创新程度。 此外,如果是使用很多策略混合在一起而得到一个好的实验结果的算法研究,这样的论文是很难写的,因为很难向读者解释清楚哪个策略对结果起了什么作用。 二、写论文前需要先阅读哪些资料? 很多同学一开始写论文的文风很随意,这一点注定会使这篇论文很可能被的拒稿概率很高。其实,在准备写论文之前,大家就应该要确定类似以下的论文阅读工作是否已经完成:
三、哪些论文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学术界的文献很多,但是能用来作为可供自己的研究的参考的是有限的。那么,在这么多的文献中,我们应该如何在海量的文献中进行选择呢? 第一种是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论文,如果文献少还可以看类似问题相关的研究。不要总是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找任何理直气壮的借口说:“没有什么人做过,找不到文献。”根据老师本人的亲身经历,每当我的学生仓促说完这句话后,我老师一般可以找到上百篇相关文献,其中,数十篇直接相关,甚至十几篇就是竞争对手的论文。 第二种是被改进的技术或者所运用的技术相关的文献,例如改了某某算法,那么这个算法目前的研究一定要看,确认是否有人已经发现或者否定过自己的观点。不要自欺欺人,认为没有人做过,其实很有可能只是自己起的名字和别人不同而已。如果不留意这一点,只是很表面地看技术的名字,审稿人就很有可能从表面上就拒绝掉你的投稿论文。 第三种是和自己想法、思路和技术类似的研究文献,这个比较难找。但是大家如果也考虑到了,就说明自己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这个时候,总体来说,参考文献的综述就会比较全面且有深度。例如,2014年研究中心开发的收敛速度控制器。虽然,这个收敛速度控制器嵌入式的思想没人提过,也没有人用来解决大规模优化问题。但是,他们所用到的相似性判断、高斯变异、早熟收敛跳出策略等,在别人的文献中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如果大家不读不引这些文献,没有进行客观的归纳,那么审稿人可能就会认为我们对这些研究置之不理,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 四、怎么引用参考文献? 既然看了那么多论文,是不是能全部引用上呢?可是如果看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论文,全部都引用的话就太多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做学术论文要有一个立场,没有必要把论文当成课程作业去向审稿人一一汇报自己的工作。同样的,审稿人也没有兴趣知道我们做的一些所有阅读以及实验的工作,除非研究结果很震撼而且被接受。 因此,写论文千万不要把自己做的所有工作,包括阅读的所有文献全都列上去。要记住,这不是技术报告,也不是课程作业,这是学术论文。 五、怎么写参考文献的综述? 读了那么多论文,了解了这些文献的工作,那么写论文的时候是不是把文献分类列上去就可以了?曾经有同学试过按时间、国内外、方法类型等去综述,但其实,这就已经犯了一个很初级的错误。 阅读论文是为了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但写论文的时候却是另外一个视图和角度。也就是说,同学们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综述怎么写。一般来说,第一批读者会是编辑和审稿人,他们一般只会带着怀着一个目的问题看综述:这个研究到底对相关领域有什么以及和怎样多大程度的学术贡献? 换句话说,在写综述的时候就要去构思这样的一个故事:研究的问题所在的领域目前已有哪些研究,然后按照一个线索对它们进行介绍。对于某个课题,别人已经在研究中基本解决了,就剩下一个或者多个地方因为一些困难或问题而存在不足之处;而自己这篇论文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个困难或问题,填补或者改正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 普遍来说,从研究综述就可以看出研究的深度了。所以如果研究深度不够,一般很难写好研究综述这部分的内容,也难以得到一篇令人信服的学术论文。其实,研究综述这一点是需要进行很多训练的,建议大家提前积累,这样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了。 六、关于学术论文的贡献 我们是做算法的,所以我们往往认为学术贡献就是用自己的算法求解打败很多其他算法。但从逻辑角度来说,如果用“自己的算法打败很多其他算法”来作为论文的贡献和主要观点的话,就容易让读者有这样的感觉: 1.你是来参加比赛的,而不是来分享学术研究成果的; 2.你是来踩场、来挑战、来对比算法的。换个角度,如果审稿人被你踩到,你觉得他还会那么轻易地放你通过吗? 3.你的论文没有任何观点,只是重点陈述了一个实验现象,即你的算法比别的算法有优势,仅此而已。 一篇能上专业领域顶级期刊的论文基本上都有清晰的学术观点,这个观点被接受、被肯定,自然就成为了学术贡献。这个贡献是否成立需要具备三大要素:
以上都是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的一线老师从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总结得来的“绝招”,希望能借此打通你的任督二脉,助你早日撰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优秀的学术论文! 总编:黄翰 文字:何宛睿 图片:何宛睿、袁中锦 校稿:袁中锦、何莉怡 时间:2021年3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