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家国梦再叙华园情50177(2)班举行入学45周年聚会

发布者:曾抒姝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339

1977年参加高考后,一直焦急等待着那一纸录取通知书,兜兜转转最终到达时的那种喜悦之情,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入学前我曾在部队当兵,享受相应的津贴,考上大学后加上国家发的补助,我比班里其他同学每月多出2元工资,因此也就成了班里的‘首富’。”

  “当时我们曾一起手抄教材,泛黄的纸张满满的文字,耗时多天呕心沥血。”

班级聚会现场

山海有归期,岁月自重逢。近日,以“我和我的母校”为主题,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举办50177(2)班入学45周年聚会。32位校友携家人重返母校,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忆往昔青春,谈未来人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学校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陶韶菁,副校长徐向民,学校老领导刘树道,老教师代表,《人民日报》专栏作家朱建华,我院常务副书记张健,电信学院校友会会长韦岗等出席活动。

张立群校长致辞

张立群代表学校向久别归来的校友们致以诚挚欢迎与问候。他表示,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50177是华工人才培养的传奇代号。在华园求学的时光里,各位校友或刻苦钻研、手抄教材,如饥似渴积累专业知识,或躬身实践、改装设备,废寝忘食提升实践技能,或增强体魄、热爱文艺,播撒豪情提升综合素质,50177(2)班因此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先进集体”;毕业后,大家怀爱国之心,强报国之志,把满腔的热情写在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宏伟卷轴上,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亮出了“华工名片”,发出了“华工声音”,展现了“华工气派”。

张立群表示,在拼搏进取的同时,校友们情牵母校、积极反哺母校,时刻关注母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办学治校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持续强势攀升,希望各位校友继续心系母校、支持母校,助力母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母校也将用心用情用力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助力校友们的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维总裁黄宏生校友发言

50177(2)班“老大哥”、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作为班级代表发言。他表示,母校培养了他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这座“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里,他成长为有创业梦想的理工男并躬耕实践。从“中国彩电三巨头”到“新能源先锋”,自己始终坚守实业创新创造,不断应对机遇与挑战,未来将继续紧随时代步伐,深耕制造领域,矢志报国,传承薪火。

德生电器董事长梁伟校友主持活动

50177(2)班校友、德生电器董事长梁伟主持活动。梁伟讲述了当年求学时班级同学团结一致、全面发展的光辉过往,以及毕业后同学们与母校之间的故事。

陶韶菁副书记向京信通信总裁霍东龄校友赠送班级纪念相框

陶韶菁代表学校向50177(2)班赠送了校友会精心制作的班级纪念相框。学院常务副书记张健代表学院对各位校友重返华园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校友们的成就和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校友们的学识、品格、人生经历和奋斗精神,更是同学们学习的优秀教材和榜样。母校与校友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校友们对母校的挚情日久弥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和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在方方面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介绍了近期学院科研、人才和教学等方面的发展近况。他感谢每一位校友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大家携手同行,共同见证学院的成长与发展。

老教师代表朱燊权在发言中回忆了50177(2)班同学求学时的往事趣事。师生们畅谈师生情、同窗谊,怀着激动的心情讲述着当年求学故事,回望那难以忘怀的华园生活。大家依旧如少时青春洋溢,精神抖擞,不仅为似水流年发出了由衷感慨和喟叹,也对国家、母校和母院的发展变化、建设成就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合影留念



链接:50177班简介

50177班是指1977年考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班。该班毕业生中走出了久负盛名的“中国彩电三巨头”——TCL创始人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以及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霍东龄、副主席张跃军,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等大批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创业者、矢志科技创新的奋斗者、人文社科的探路者、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誉为“中国超级班”。




资料来源:学校新闻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