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沫副教授获得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17远东杰出论文奖

发布者:卢志芳发布时间:2018-03-15浏览次数:1012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黄沫副教授的论文“A Reconfigurable Bidirectional Wireless Power Transceiver with Maximum Current Charging Mode and 58.6% Battery-to-Battery Efficiency”在第65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获得ISSCC 2017菅野卓雄远东杰出论文奖(Takuo Sugano Award for Outstanding Far-East Paper)。此次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65年来首次获得该奖项。

论文由黄沫副教授与澳门大学路延教授、余成斌教授和马许愿教授合作完成,黄沫副教授为第一作者。该论文首次提出了双向无线充电的概念: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将原本用来无线能量接收机复用为无线能量发射机。该技术令手机不单能以无线的方式接受充电,还能为其他手机、电子手表等小型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该技术获得了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赏,在消费类电子和工业领域均可得到应用。

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由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学会(IEEE)的固态电路学会(SSCS)主办,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纵观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众多突破性创新和里程碑产品都是首先发布于此,因此备受该领域的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被称为芯片奥林匹克。从第一次举办(1953年)至今,中国大陆地区仅在此发表论文24篇。ISSCC 2017共有208 篇论文入选,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顶尖集成电路公司。其中,来自远东的论文数量约为百分之四十。

菅野卓雄是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先驱,曾任日本东洋大学校长,并于1967年至1989年间担任ISSCC远东委员会创会成员。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远东杰出论文奖以他名字命名,根据每年参会的专家和其他人员评分选出。黄沫副教授此次获奖,标志着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研究团队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