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乐渔”的心理学基础

陆以勤

1. “乐渔”与学习动机

本文认为,乐渔指的是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内部动机。动机(motivation)指的是激发、引导和维持行动的内部过程。动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能决定学生从活动和接受的信息中学到多少知识。[3] 研究表明,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运用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而学习和记忆更多的内容[4]

2.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由于引发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因此学习动机可分为外部动机(extrinsic incentive)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incentive[3]。一般认为,内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比较持久[5]。美国两个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和戴维.保罗.奥苏伯尔(David Paul Ausubel,1918-)都十分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 [5,6]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的内驱力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其中,(1)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与获知的需要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是由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倾向派生出来。(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为获得并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 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事做好的一种需要。[6]在奥苏伯尔的内驱力模型中,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而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对学习过程的作用可用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 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依次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超越需要(认识宇宙的精神需要)。其中前四种需要成为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s,后四种需要称为成长需要(growth needs)。可见,学习内部动机与人的成长需要有关,是一个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缺失需要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但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也会减少;而成长需要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实际上,成长需要满足得越多,人们学习更多知识得动机就越强。[7]所以,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一个稳定和长久的推动力,但前提是必须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

文献[8] 对首都五所高校的1500 名本科生(包括1-4年级在校生)进行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所学专业的兴趣大小与学习努力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越浓的学生学习越努力刻苦;相反,对专业不满意、不感兴趣会导致学生无心学习,甚至厌学。

3.    学习内部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文献[9]135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关系进行了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46,其中男生498名,女生448,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12324310名。调查表明,大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425,而外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13。可见,大学生的内部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外部动机与学习成绩存在负相关,即过于强烈的外部动机对学习成绩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实际作用。文献[8]的调查也有类似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柴静,白友涛.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J],科技×人才×市场,1999(5):34-35.

[2] 冯增俊. 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2.

[3] Slavin R E.Educational phychnology[M].7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Pearson Education Inc,2003.

[4] Jeton T L and Alexander P A. Interest assessment and the content area literacy environment: Challenge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1,13(3):303-318.

[5] 布鲁纳 J S.教育过程[M] 邵瑞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 Ausubel D P.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M].New York:Grune and Stratton,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