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导师简介 殷素红,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学习经历 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199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13.01~迄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8.01~2012.1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副主任; 2015.09~迄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12~2015.08,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03~2005.1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1996.03~1999.0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 科研情况简介 围绕绿色、低碳、材料制备新理论、新技术,主要从事水泥混凝土材料及耐久性、碱激发胶凝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应用型专项在内的70余项科研项目。获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5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 教学情况简介 承担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水泥与混凝土综合实验》、选修课程《胶体与表面化学》、《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新型建筑材料》,研究生课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等。主持了包括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广东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在内的10余项教研项目,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2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广东省高中生《通用技术选修2 》教材1册、科普书籍1部。2013年获学校“金发科技奖教金”,2017年获“基础奖教金”,2018年获毕业生“最喜爱的任课老师”奖,2018年获学校“南光卓越教学奖”(本科,全校5人)和校级教学名师,2018年获广东省教学名师奖,2011年度获学校标杆工程“十佳班主任”称号。 招生专业与类型 学术博士:材料学 工程博士:材料与化工 学术硕士:材料学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 联系方式 Office: 14号楼206; Tel: (020)22236037; Email: imshyin@scut.edu.cn 近五年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荷国际合作项目,“废弃物碱激发材料的凝胶结构形成与调控机制及其制备高附加值建筑材料的研究”,2015-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转炉钢渣RO相形成的抑制、铁的还原及提高胶凝活性的基础研究”,2014-2017;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业镍铁渣制备镍铁微粉资源化及产业化示范工程”,2017-2019; 广东省高科技发展专项计划资金项目,“废石屑制砂及用人工砂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2014-2016; 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夏热冬暖地区膨胀玻化微珠隔热防火砂浆关键制备技术”,2014-2016; 广东省水利研究院科研项目,“输水工程中以淡水壳菜为主的污损体系对混凝土的生物侵蚀及其防护”,2015-2017。 近五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1. Li J, Yu QJ, Huang HL, Yin SH*. Difference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slag activated by water glass solution and NaOH solution[J]. Structural Concrete[J]. Structural Concrete. 2019 2. Li J, Yu QJ, Huang HL, Yin SH*. Effects of Ca/Si Ratio, Aluminum and Magnesium on the Carbonation Behavior of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J]. Materials, 2019, 12(8): 1268. 3. 殷素红, 管海宇, 胡捷, 黄浩良, 余其俊.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变性与流动性[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7(08): 120-128. 4. Li J, Yin SH*, Lin JQ, Huang HL, Yu QJ. Study on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alkali-activated carbonatite by means of polarizing microscope and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e technology[J]. Structural Concrete. 2019 , 20(3): 1086-1095. 5. Li J, Lin JQ,Yu QJ, Hu J, Yin SH*. In-situ Observation of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arbonatite in Water Glass Solution[M]//Calcined Clays for Sustainable Concrete. Springer, Dordrecht, 2018: 273-278. 6. Yin SH, Chen Y, Yang YF, Huang HL, Hui Lv. Effect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on the resistance of cement paste to carbonic acid water[J]. Structural Concrete, 2018, 19(5): 1399-1408. 7. Guo H, Yin SH*, Yu QJ, Xu Y, Huang HL, Yao Y, Fan G. Iron recovery and active residue production from basic oxygen furnace (BOF) slag for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8, 129: 209-218. 8. Guo WH, Hu J, Wang YY, Zhang ZM, Yin SH, Wei JX, Yu QJ.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nductive mortar based on lightweight conductive aggrega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6: 340-350. 9. 殷素红, 李榕, 胡捷, 黄浩良. 有机酸侵蚀与水流冲刷耦合作用下水泥净浆劣化评价[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09): 96-101. 10. 殷素红,高凡, 郭辉, 杨旭. 石灰重构钢渣过程中的物相变化[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06): 47-52. 11. Yin SH, Wen ZY, Yu QJ, Ma YW, Hu J.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o-dynamics of alkali-activated carbonatite[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2015, 30(4): 774-780. 12. Yin SH, Yang Y, Zhang TS, Guo GF, Fang Y. Effect of carbonic acid water on the degradation of Portland cement paste: Corrosion process and kinetic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91: 39-46.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麟鸿楼电话:020-87114237Email:gaop@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水泥基复合材料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