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水泥基复合材料团队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平台和广东省建筑材料低碳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重点支持下主要开展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混凝土耐久性、钢筋混凝土腐蚀与修复、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结构修复与加固、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固体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碱激发胶凝材料、节能墙体材料、水泥基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向。 完备的硬件设施:拥有导热系数仪、差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离子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压汞仪、电化学工作站、流变仪、水泥水化热测试仪、MTS材料疲劳试验机、三维应变光学测试系统、徐变仪、颗粒分级机、精密切割机、高温炉烟气收集及分析装置、水热合成装置、环境模拟箱、混凝土断层成像检测仪、高温气氛炉、高温高压气氛炉、CO2吸收装置等建筑材料制备、生产、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环境影响评价等较为系统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超1000多万元。 优秀的团队:团队形成一支以广东省珠江学者余其俊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骨干为主,由材料、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坚强战斗力的研究团队。 强大的科研产出:团队已累计承担项目数达到100余项(国家级项目20余项),资助金额达到1500万元。获取各类科学技术奖励3项。发表各类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SCI、EI、收录的论文8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 雄厚的产业支撑:团队制定各类技术标准4项,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10余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中国广东省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润水泥集团、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万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省内建筑材料的研究单位和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了一个能够联系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并有效地完成信息反馈、交流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公共平台。 人才培养:以解决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目标,针对建筑材料生产和应用中的特点,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和教学水平、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指导团队,为国家和广东省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企业培养了一批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博士后近10人、博士30余人、硕士90余人,本科生100余人。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麟鸿楼电话:020-87114237Email:gaop@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水泥基复合材料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