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FSC-广东省联合基金《高性能海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和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中期交流会
发布人:李良基  发布时间:2023-03-20   浏览次数:137


2023318日,由湖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FSC-广东省联合基金《高性能海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和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在我校进行了中期报告交流会。参加本次会议的包括该项目负责人湖南大学张祖华教授、参与单位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胡捷教授和广州大学马玉玮副研究员及相关同学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消纳多种固废材料,具有显著的环保特性,其产物结构致密,耐腐蚀性好,前景广阔,但高性能海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HPGMC)的制备及应用仍存在体积稳定性差、耐久性破坏过程和机理尚不明确以及缺乏海洋环境中配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理论等问题。本项目首先针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收缩大的问题,结合广东省废陶瓷产量大、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矿渣-粉煤灰-废陶瓷三元复合固废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体系,根据高性能混凝土对工作性、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进行HPGMC材料设计。其次,研究多离子耦合作用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演变,阐明其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多场(温度场、湿度场、多离子浓度梯度)耦合作用下HPGMC 的耐久性,重点揭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中特有的 Cl-传输模型和钢筋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设计寿命的配筋 HPGMC 构件在海洋环境中的力学性能特征,建立结构设计理论原则。在本次中期汇报交流会中,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学生对目前各自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期汇报交流会学生报告安排

会议时间

2023318830-1800

会议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麟鸿楼三楼301会议室

8:30-8:40

项目负责人张祖华教授项目简介

8:40-9:20

邓毓琳-含陶瓷粉地聚物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特性

9:20-10:00

范蓬勃-陶瓷粉-矿渣-粉煤灰三元复合胶凝材料中钢筋的钝化去钝化行为研究

10:00-10:40

卢翠芳-基于流变特性的高性能海工地聚物的组成设计及研究

10:40-11:20

朱江维-海洋环境下碱激发胶凝材料耐久性和劣化过程的研

11:20-12:00

姜东东-水玻璃中溶解硅对碱激发矿渣早期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

12:00-13:30

午餐

14:00-14:40

徐志鹏-LDHs的阻锈机理与效果

14:40-15:20

周正宁-基于纳米CLDH晶种调控地聚合物晶胶比和凝胶有序性的研究

15:20-16:00

武雨晨-应用于碱激发混凝土中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阻锈剂的研究

16:00-16:40

李恒-地聚合物海工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

16:40-17:20

杨晓聪-高性能海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性能研究究

17:20-18:00

任凯-地聚物混凝土梁在氯离子侵蚀和荷载耦合作用下抗弯性能研究

18:00-18:10

胡捷、张祖华教授总结

18:30-20:00

晚餐



 

 

部分同学的汇报画面

  

胡捷教授和张祖华教授对学生中期汇报内容进行总结



  下午学生汇报交流结束后,胡捷、张祖华教授对本次中期报告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并讨论未来重点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细心求证,相互学习、充分交流,争取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