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 祝贺高鹏教授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上发表文章
发布人:林发倬  发布时间:2022-08-03   浏览次数:10

祝贺高鹏教授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上发表文章


  近日,高鹏教授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结构的模型框架来模拟水泥浆体的三维自收缩。

  自收缩是高性能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由于水灰比较低(例如<0.4)和火山灰(如硅灰)含量较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早期通常是明显的。预测水泥浆体的自收缩非常有意义。该论文使用HYMOSTRUC3D-E模型获得水泥浆体的水化、微观结构和离子浓度。基于有效应力的概念,根据测量的水泥浆体内部相对湿度计算出的应力,使用晶格断裂模型施加在水化产物上。使用包括弹性部分和蠕变部分的蠕变柔度来计算水化产物的总自由收缩。获得的水化产物总自由收缩用于计算水化产物的有效模量,该模量用作晶格断裂模型的输入,以模拟水泥浆体的三维自收缩。

  为了验证建模框架,制备了水灰比为0.30.4PC浆体,并使用波纹管测定了其自收缩率。160h时,水灰比为0.30.4PC浆体的线弹性自收缩达到最大值−188−79μm/m(时间零点为相对湿度下降时间)。这些值与使用孔隙力学模型预测的值具有可比性。水灰比为0.30.4PC浆体的模拟线性总自收缩达到:−501−236μm/m,接近使用波纹管测量的值。上述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用于预测水泥浆体三维自收缩的基于结构的建模框架。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mconres.2022.1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