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捷教授、黄浩良副研究员、张漳敏、徐志鹏等参加2021第八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2021第二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与设施服役安全大会
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课题组胡捷教授、黄浩良副研究员、在读博士张漳敏及硕士徐志鹏赴贵州贵阳参加2021第八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2021第二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与设施服役安全大会。
在会中,黄浩良老师做了题为“水性环氧树脂对修复砂浆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的优化机制”的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有:选用低粘度水性环氧树脂来改性水泥基修复材料,达到改善界面结构,优化应力传递方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性环氧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基体中并固化、填充界面区域的缺陷和孔隙,从而降低界面区域的孔隙率,并提高界面区域的微观力学性能; 15%掺量的水性环氧可有效缓解界面应变集中现象并有效提高修复砂浆与混凝土基体的粘结强度,提高率可达80%;界面破坏时裂缝部分绕入基体内部,优化了破坏模式。

图为黄浩良副研究员做学术汇报
张漳敏同学做了题为“氯离子传感电极在水泥浸出液中的失效过程分析”的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有:传统的观点认为Ag/AgCl电极在砂浆中的电位负移现象被认为是由于AgCl转化为Ag2O所致,但依旧缺乏足够的微观证据;在水泥浸出溶液中进行Ag/AgCl电极的原位电化学行为分析,并结合不同浸泡时间段的表面分析结果发现,表面并没有明显的Ag2O晶体生成,电极电位的负移主要是氢氧根在银基底的吸附并抑制电化学阴极反应所造成;与此同时,Ag界面上的银和氧的结合能趋于增大,具体的界面行为及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为张漳敏同学做学术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