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周丰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次数:625 |
上海交通大学刘清风副教授学术报告
2020年9月23日下午15:00,上海交通大学刘清风副教授在14号楼205会议室做了题为基于“双多”模型的多重化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出席本次报告的有韦江雄教授、胡捷教授、张同生研究员、李方贤副研究员、黄浩良副研究员、高鹏博士后及对本次报告感兴趣的研究生。在历时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刘清风副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并通过异种离子间的电化学耦合传输机制、界面过渡区(ITZ)与离子吸附结合效应、非饱和混凝土中水分-多离子耦合传输、骨料形态学、考虑骨料形状因子的离子扩散率理论预测、水泥胶凝材料中的双电层效应、开裂混凝土中的离子传输、电化学除盐的参数化研究、针对碱骨料损伤及氯盐侵蚀的电化学修复改进办法、冻融循环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性能、碳化对氯离子结合效应的影响、非饱和环境下的碳化与氯盐耦合传输等研究案例,详细讲解了其建立的细微观尺度下的多余离子传输多相数值表征方法。汇报结束后,水泥基课题组老师、博士研究生等与刘清风副教授就骨料级配、骨料形状、双电层效应、氯离子固化、模拟公式的修正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图为刘清风副教授分享学术报告

图为刘清风副教授分享学术报告

图为韦江雄教授刘清风副教授进行交流

图为刘清风副教授与课题组老师、博硕研究生问答环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