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 祝贺博士生刘昊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
发布人:高鹏  发布时间:2020-01-17   浏览次数:1011

刘昊,黄浩良等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发表水泥基复合高性能阳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


近日,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刊物《结构与建筑材料》(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刊登了我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刘昊、黄浩良副研究员等发表的研究论文“Promotion on self-healing of cracked cement paste by triethanolamine in a marine environment”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服役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同尺寸的裂缝。裂缝加速海洋环境中侵蚀性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扩散的速度,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是解决开裂海洋工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针对裂缝自修复的研究都在淡水条件下开展,未考虑海水中多离子对自修复过程的影响。要使裂缝自修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开裂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使混凝土具备快速且完全的自修复能力。本文基于三乙醇胺“捕捉”海水离子以促进沉淀物在裂缝中沉积从而提高自修复效果的思路,对比分析不同三乙醇胺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提升效果,阐明了海水离子和三乙醇胺对裂缝自修复的共同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中,三乙醇胺对水泥净浆的裂缝自修复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为:三乙醇胺可迅速提高溶液的碱度,裂缝附近OH-增多,与海水中高浓度Mg2+共同作用,从而使得Mg(OH)2在裂缝口局部位置首先达到饱和状态并快速析出沉淀,实现裂缝快速且完全愈合。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0061820301537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Elsevier旗下关于建筑材料的知名刊物(IF=4.046;中科院-工程技术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