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燕归来,满园光景四时新。10月21日-22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代表返校举行毕业四十周年聚会。
21日下午,毕业四十周年返校座谈会在大学城校区B6-102举行。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校友、学院党委书记许国民、院长林影、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代表出席座谈会。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许国民致欢迎辞。他对1979级微生物工程校友们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校友是学院、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院将继续用心用情,联络和服务校友。2024年是学院组建20周年,希望全体校友能一如既往关心母校,支持学院发展,多回校看看。
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代表、院长林影教授代表学院向校友们介绍学院20年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友工作等情况。她指出,近20年来,学院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三个本科专业先后获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与华大联合开设的“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已有15届共118名华工学子加入创新班,有59人次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共44篇,学院在创新创业竞赛方面取得一些荣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学院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近年来新生代毕业生创业近10余人,完成了学校给予学院支撑生物学科的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和全体校友大力支持的结果。今后,学院将继续强特色、谋发展、向未来,力争在“双一流”建设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刘琪瑾在发言中对学院为校友们返校做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对学院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她希望学院要在保留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面向前沿技术,强化融合,抓住发展机遇进入快车道,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人才。
座谈会上,校友代表们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方向、校友工作等畅谈,校友们一起重温当年时光,整个会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会上,学院党委许国民书记、林影院长分别向各位校友代表赠送了校徽和纪念品。
除座谈会外,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代表还还先后前往五山校区、广州国际校区参观。校友们再次踏入令人怀念的五山校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40年前的那段青春岁月。
他们攀登百步梯,漫步金银岛畔,重游了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和运动场。
漫步在校园里,他们回味着那段纯真无暇的学生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求知的年代。回忆在校生活的难忘瞬间,质朴难忘的点滴回忆,都是校友们欢乐的源泉。
“中西合璧、博雅合璧、传统与现代合璧、科学与人文合璧”的广州国际校区给校友们留下深刻印象。校友们纷纷惊叹校园硬件设施和实验室的先进,服务的温馨。
在广州国际校区,他们感受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自豪于母校的飞速发展。在学校食堂用餐,身处青春洋溢的学子之间,一瞬间仿佛重返青葱岁月,彼此还是那个芳华正茂的少年。
校友们纷纷表示,很高兴毕业四十周年有机会能和老同学再次相聚,亲身感受母校的变化,感谢热心校友的组织以及学院、学校的协助,返校参观聚会非常顺利。一日华工人,一生华工情。衷心祝福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祝福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蒸蒸日上,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时光里芳华永驻,再聚首仍是少年。这场四十年后的返校聚会,是对美好学生时代的追忆,更是再启新篇的序章,此后一别,各位校友如同刚离开校园的毕业生般,奔流入海,在五湖四海继续发挥光与热。衷心祝愿1979级微生物工程专业校友和学院历届校友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学院、学校永远欢迎全体校友们常回校看看!(图/刘冲、校友代表 文/张铄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